“鐵路貨運的形勢不是很樂觀,雖然6月15日鐵路總公司(下稱鐵總)已開始在全國鐵路系統中全面開展貨運組織改革,要讓鐵老大到市場上去撈世界,但一開始的效果恐怕不是那么理想。”上海鐵路局的一位基層員工向本報記者表示。
這一判斷得到了接近鐵總的一位人士的認同,其表示,雖然全路都在搞貨運改革,增加貨源,但增長的幅度應該不會很大。5月份全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完成32178萬噸,而4月份為31031萬噸。
北交大運輸學院教授胡思繼表示,雖然貨運改革已經啟動,但鐵路貨運基本還是跟著總體宏觀經濟的走勢走,大河無水小河干,如果宏觀經濟起不來,則貨運改革雖然搞得熱火朝天,實際的效果恐怕還是有限。“畢竟胳膊扭不過大腿,貨運改革不可能扭轉大的局勢,但它能夠稍稍改善鐵路在總體運輸總量的結構,奪取一部分公路、水路和航運的運量。”
鐵路的貨運改革是在6月15日全面鋪開的,其試點則在此之前已經在一些路局進行。
5月底,上海鐵路局在運量下滑和總公司要求改革的背景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轟轟烈烈地開始了貨運體系改革,在現有的運輸體系下,將貨運部門從車務系統分離出去,與鐵路的多種經營公司、鐵路裝卸公司合并,成立新的貨運營銷中心。到目前,上海鐵路局成立9個貨運營銷中心,組織框架和運作體系基本建成。不過,上述上海局員工表示,要正常運作并體現比原有運輸體系更加優越恐怕困難較大。
其表示,目前貨運改革存在的一大問題是工作重點難以突出。現在的改革情況是,鐵路貨運部門與多經公司、裝卸公司合并,這等于將貨運部門劃給了多經公司管理,也就是說副業吃掉了主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