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個月的經濟數據皆指向中國經濟增速在放緩,上到世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到普通金融機構開始紛紛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時值年中,各家機構開始前瞻中國經濟下半年的運行情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得知,多數機構認為,全年gdp大概在7.8%,而最悲觀的預測認為今年三、四季度gdp增速存在跌破7%的可能。
gdp增速出現放緩
今年一季度gdp增速7.7%,低于市場預期的8%,市場關于二季度經濟增長情況的預期比較一致,“比一季度更加疲軟,可能明顯低于一季度增長水平。”包括法國巴黎證券、巴克萊等在內的多家機構在二季度增速更加疲軟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巴克萊認為二季度經濟增速為7.5%。
而對于即將到來的三、四季度,機構之間分歧相對較大。最樂觀的是德意志銀行,認為下半年經濟在上半年基礎上會有所好轉,該銀行在研究報告中預期2013年四季度的gdp增速為8%,而全年增速7.9%。最悲觀的是野村證券在其6月1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稱,其預期三季度和四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7.4%和7.2%,甚至認為這兩個季度gdp增速存在30%的可能性會跌破7%。
對于全年的經濟增速,機構普遍認為大概是7.8%,其中摩根大通的預測增速為7.8%,最樂觀的是匯豐認為是8.2%,最悲觀的是瑞銀和野村,認為全年gdp增速為7.5%。
解析放緩風險因素
盡管各方對增速預測值不同,但對于影響因素的判斷上則存在較高的共識,各家機構都認為下半年經濟增速與流動性水平以及相關部門的貨幣政策緊密相關。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經濟有機會顯露好轉跡象。估計接下來的復蘇進程將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推動:去庫存化進程趨于尾聲、信貸條件保持寬松、人民幣升值速度放緩、房地產政策的穩定帶來地產投資回升、出口需求改善。馬駿預計到今年四季度gdp增速將略微超過8%。
法國巴黎證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認為,三、四季度經濟取決于未來政府出臺多大的刺激政策,但全年實現7.5%的增長目標并不容易。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