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低農民不賣、價高企業不收”的新“賣糧難”折射糧食購銷體制仍需進一步適應市場變化
今年全國早稻面積增加,有望獲得好收成。再過約兩個月,新糧將集中上市。但記者在南方秈稻主產省調研發現,目前各地糧價在低位徘徊,不少農戶去年的中晚稻仍有大量積壓,眾多加工企業虧損嚴重,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受國外低價進口米、毒大米以及畜禽行業疫病等多重因素沖擊,稻谷價格持續下跌。收獲在望,部分農民和加工企業卻陷入“谷賤傷農、傷企”的焦慮之中。
如果國家不及時采取措施,今年南方早稻和中晚稻收購行情或將繼續低迷,農民種糧積極性恐被挫傷。調研采訪中,農業專家和基層農業工作人員擔心。
新糧臨近上市舊糧積壓在家
江西南昌縣地處鄱陽湖濱湖地區的糧食主產區。雖然去年糧食豐收,今年早稻也已栽插完畢,但南昌縣蔣巷鎮三洞村村民劉和平卻憂心忡忡:“我去年收獲了3萬多斤優質晚稻。但收購價格一直下跌,現在還有1萬多斤沒有賣出。”
劉和平告訴記者,去年中晚稻開秤收購的時候,優質稻谷每百斤的價格在140元以上,但隨后價格就一路下行,最近已經跌到了120元左右。他說:“現在種田成本比以前高出很多,按照這個價格賣,肯定是不劃算,但早稻生產急著要錢買農藥、化肥等。現在南方又進入汛期,雨水比較多,很多谷子都開始霉變爛掉了,看著這些谷子,心里就著急。”
江西省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的調查顯示,2012年,雖然晚秈稻價格和產量同比都有所增加,但由于種植成本不斷攀升,江西省農民種糧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4.24%,為405.61元/畝;現金收益742.98元/畝,同比下降2.10%。
江西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辛洪光介紹,由于糧食價格大幅下跌,江西省曾在去年底啟動了托市收購,并延長到了今年1月份,但不少農民考慮往年春節后糧價將上漲,普遍惜售,致使家中還存有相當數量的余糧。“據初步調查,江西省農民手中預計還有中晚稻余糧約20億斤。”
不僅僅江西,南方秈稻主產區許多農民都面臨著“賣糧難”問題。在南方另一個中晚秈稻主產省湖南,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商品糧庫存已經超過320 萬噸,比2012年全省糧食總產的十分之一還多。湖南省湘潭縣君宜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陳益民告訴記者,保守估計整個湘潭縣目前積壓在農民和糧販手里的糧食在8萬噸左右,占到湘潭縣總產的十分之一,而且這還不包括各企業和米廠的庫存。
“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早稻就要收割了,隨著新季稻谷上市臨近,新舊糧市場撞車,價格走低的可能性還會進一步加大。”鄭州國家糧食批發市場分析師孫忻說。
稻谷價格持續低迷,將造成各地儲備糧輪換困難。辛洪光介紹說,早稻主要是以儲備為主。儲備糧輪換首先是要把老糧輪出去,然后再用這個錢輪進新糧。但現在糧食價格越賣越低,倉庫里面的老糧1.2元/斤輪出去都沒人要,只能壓在庫里。“今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提高到1.32元/斤。相差了一毛多錢一斤,根本就虧不起。”他說,新季稻谷屆時能否獲得充足的庫容還是個問題。
多重因素沖擊主產區稻谷市場
記者調研發現,南方地區部分農民稻谷積壓嚴重的同時,當地稻米加工企業也陷入價格低迷,銷售困難的境地。目前稻谷主產區稻米加工企業普遍虧損嚴重,許多甚至已經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入市收購更趨謹慎,進一步加劇農民賣糧難。
景雪米業有限公司是江西省高安市一家從事稻谷收購和加工的企業,公司負責人席文花無奈地告訴記者,去年中晚稻上市時她一下子收購了2000多萬斤稻谷,隨后價格便一路下行,現在這些高價購進的谷子全部積壓在家里,基本上沒怎么加工。
席文花說,去年她公司的優質稻黃花占是以155~158元/百斤的價格收的,其他品種也是135~138元/百斤,而現在黃花占的價格跌到130元 /百斤,常規稻只有120元/百斤左右。“按照當時稻谷收購價,加工出來的大米價格肯定會高出現在市場上的價格,所以基本上賣不出去。”目前公司虧損已達幾百萬元。
在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田星米廠廠長王其仔也告訴記者,由于行情不好,現在大米根本銷不出去,目前其加工廠已經處于停產狀態。
記者調查發現,在谷賤傷農、傷企的背后,是國外低價進口米、“毒大米”事件以及畜禽行業疫病等多重因素對我國稻米市場的沖擊。
首先,國外低價進口米對我國稻米市場的影響仍在持續。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2012年度我國稻米進口數量為234.46萬噸,較上年度增幅為 305.38%。今年1~3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69.2萬噸,上年同期為23.9萬噸。辛洪光分析:“除了從海關進口的之外,還有大量的低價米通過邊貿走私進入國內,這個數據統計不了。”
孫忻指出,今年我國進口大米數量繼續高位運行。從進口構成看,進口的主要品種為低價大米,其到港完稅價較國內同級別大米價格低0.3元/斤以上。湖南省不少糧食合作社向記者反映,越南進口大米進入國內市場價格每斤甚至只要1.5元、1.6元,但本地1斤大米要賣2元以上才不虧本。
“雖然每年進口幾百萬噸對全國來說數量不多,但是對我們秈稻主產區沖擊卻很大。”辛洪光說,以前江西、湖南等地的稻米多銷往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現在這些市場被低價進口米堵塞了,我們的大米加工企業關門的關門、倒閉的倒閉,都不敢收糧了。
其次,“鎘大米”事件對稻米消費產生直接影響,國內產區稻米銷售受阻。湖南等地一些糧食加工企業反映,隨著“鎘大米”影響擴大,企業銷往廣東等地的大米量減少了一半以上。目前,一些銷區銷售商甚至將“鎘大米”事發地周邊地區也列入防范對象。
“鎘大米”導致的消費恐慌造成廣東等地對進口大米的需求量增加,將反過來進一步制約國內稻米價格。江西省農業廳市場與涉外處負責人分析認為。
三是,當前豬肉價格低迷、禽流感等畜禽產業問題導致部分稻米飼料用量減少。受生豬價格低迷影響,江西、湖南等地一些規模較小的生豬養殖戶告訴記者,由于生豬飼養量減少,原來摻雜在飼料中的碎米需求量下降。
受禽流感疫情對我國家禽養殖影響,也造成作為重要飼料輔料的碎米需求呈現下降態勢。南方糧食交易市場負責人分析指出。
謹防價跌挫傷農民種糧積極性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在國家補貼力度加大和糧食價格逐年上漲等因素的作用下,各地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提高,為我國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從去年開始,糧食價格一直下跌,市場行情持續低迷,他們擔心這將減少農民種糧收益,進而挫傷農民種糧積極性。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蔣巷鎮三洞村黨支部書記劉友生說,去年中晚稻上市的時候,優質稻的價格是150~155元/百斤,但現在已經跌到了120元/百斤,常規稻更是只有110元/百斤。“按照去年的價格,老百姓的種糧積極性都很高,原來很多只種單季的都改種雙季了。如果糧食價格一直像現在這樣,可能會影響到下一步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有一些農民可能就不愿種糧了。”
劉和平以自家的情況為例,“像我兩個兒子,一個種了150多畝,一個種了120多畝。今年,他們的稻子都是以110多元一百斤的價格賣掉的,算下來可能還要虧不少。”現在糧食生產的成本逐年上升,但糧食價格卻又往下走,這樣下去,估計以后有很多人就不會再種田而寧愿出去打工了。
湖南省益陽市種糧大戶曾文亮告訴記者,今年受進口米沖擊和鎘污染事件影響,收購稻谷的商家越來越少,他家里還積存著20多噸稻谷等待出售。“如果早稻收割后稻谷能賣出去,我就把2000畝農田全部種上晚稻,否則就減種晚稻或改種別的作物,甚至不種。”
“與其他行業相比,種糧比較效益仍然十分低下,這也是糧食種植留不住人的重要原因。”江西省農業廳市場與涉外處專家劉曉斌說。2012年,江西省農民種植兩季水稻畝均純收益為1044元,同比增67.8元,增幅7%,但增速較上年度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水稻種植成本卻大幅增加。2012 年,江西省晚稻種植物質成本上漲24元/畝,人工成本上漲9元/工,而種糧補貼僅增加14元/畝。
“現在的情況是,價低農民不賣、價高企業收不了,處于膠著狀態的一種新的‘賣糧難’。”辛洪光說。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糧食局局長付國成說,去年底啟動托市價收購時,老百姓對價格還不是很滿意,因為早稻都收到了1.32元/斤,晚稻才1.25元/斤,所以老百姓有些惜售,但過年后價格越走越低,老百姓就比較著急了,尤其是現在新糧馬上又要上市了。
針對當前糧價持續下跌,并可能挫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狀況,基層干部和農民希望,國家能盡快在南方秈稻主產區啟動中晚稻臨時存儲收購,建議價位參照2013年中晚稻或早稻最低收購價,即1.32元/斤左右。
同時,業內人士建議,從嚴打擊大米走私現象,對進口糧食步伐加以調節控制。
湖南省糧食集團總裁楊永圣認為,必須規范進口大米渠道,并通過一定的途徑定期公布官方進口的數量及價格。最好能將進口大米和國內大米的用途作區分并適時公布,以減小對市場主體的影響。
針對正在發酵的“鎘大米”事件,一些加工企業希望國家能積極介入,消除其對行業造成的不利影響。不要讓合格大米“陪葬”超標大米。(郭遠明、郭強、周勉)
來源:新聞周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