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鎘大米事件,讓人們將目光聚焦耕地重金屬污染。數據顯示,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已達2000萬公頃,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1/6,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并且還呈現不斷加劇的趨勢。據估算,如果對這些耕地進行修復,需求資金將要數萬億元。再加上我國目前土壤污染底數不清、土壤修復相關法律和標準缺失,我國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任重道遠。
全國1/6耕地重金屬污染
由湖南鎘超標大米事件,人們得知,湖南大量耕地早已遭受重金屬污染。
關于耕地重金屬污染的消息近年來不絕于耳。長期關注我國土壤污染問題的中國土壤學會副理事長張維理就曾表示,目前,我國土壤污染呈日趨加劇的態勢,防治形勢十分嚴峻。
據媒體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2011年10月份曾表示,全國3億畝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威脅,占全國農田總數的1/6。環保部文件顯示,在對我國30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壤有害重金屬抽樣監測時發現,有3 .6萬公頃土壤重金屬超標,超標率達12.1%。國土資源部統計表明,目前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
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影響嚴重,農業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專家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與區劃所研究員陳世寶博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重金屬污染耕地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耕地質量下降,導致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下降,出口受限,同時對人體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環保部門一項統計顯示,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現在我國土壤污染比各國都要嚴重,日益加劇的污染趨勢可能還要持續30年。”中國土壤學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曾做出如此斷言。他表示,不僅污染加重,而且還在轉移擴散。
修復資金需求超數萬億元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提出:“要盡快采取措施,對現有受污染的耕地進行修復處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