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集美灌口鎮雙嶺村的老農莊金樹幾乎每天都要跑到家后面的山上看一看,那里有他辛苦種下的近50畝龍眼樹,按照往年,再過1個多月,就可以收龍眼了。只是,每次看完龍眼樹回來,莊金樹都忍不住搖頭嘆氣原本應該碩果累累的龍眼樹上,只稀稀拉拉地掛著幾顆還未長成的龍眼,有的樹甚至一顆果實都沒有。昨日,記者了解到,今年廈門龍眼減產嚴重,龍眼收購價將翻番,而零售市場情況還有待觀察。
龍眼大量減產
“往年我都是用大卡車一趟一趟去收購龍眼,今年估計用摩托車就夠了。”昨日上午,在集美區灌口鎮雙嶺村,有30多年龍眼種植經驗的莊金樹苦惱地說,他的果園里種了近50畝龍眼樹,可是從4月份開始,龍眼花卻大量掉落,剩下的好不容易結了果,果實剛長到玉米粒般大小又大量從枝頭落下。
莊金樹指著他家院子附近的一株龍眼樹說:“就這一棵龍眼樹,去年結了200多斤龍眼,今年能結10斤我就很高興了。”記者看到,這棵龍眼樹枝葉繁茂,枝頭隱約可見一毛錢硬幣大小的龍眼,但都不成串。“前兩年我雇了300多個工人來幫我摘龍眼,今年我也雇了幾個工人,只不過不是來摘龍眼的,而是來幫忙剪掉沒用的龍眼花穗。”莊金樹告訴記者,據他了解,不僅僅是他家的龍眼減產,同安、集美、海滄的龍眼都將面臨減產。
收購價或翻倍
莊金樹是灌口鎮有名的龍眼收購大戶,除了自家種的龍眼樹,每年七八月份,他都要跑到后溪、東孚、同安等地收購龍眼。雙嶺村大部分村民家的龍眼,也都是由莊金樹統一收購,一部分送入廈門各大市場銷售,一部分運往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往年的七八月,每天至少需要10輛大貨車把龍眼運到外省去賣。”莊金樹說,按照今年龍眼樹的掛果情況,“在廈門都可能不夠賣,再運到外省去連路費都賺不回來”。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