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種時節,記者走進杜集區段園鎮大莊村,見到了一幅不一樣的景象:一輛輛滿載泥土的農用車不斷駛向村外田地,村民揮動鐵鍬將車上卸下的泥土鋪平,原來他們正改變“一麥一豆”的傳統種植結構,將低洼的麥田墊高后再平整,為下步栽植葡萄樹苗做準備。
大莊村位于段園鎮中南部,以遠近聞名的葡萄產業為主,全村種植葡萄面積接近2000畝,成立有富源果業合作社,注冊有“大莊牌”葡萄商標,葡萄品種通過省級無公害產品基地和綠色產品認證。2007年區劃調整后,大莊村、油坊村、尖莊村、菜園村4個村合并為新的大莊行政村,耕地面積擴大到4300多畝。新合并的另外三個村人多地少,由于缺乏種植經驗,昔日葡萄零星種植戶看不到收益,一度出現過砍樹種田的現象。村莊合并后,在大莊村種植戶的鼓勵和引導下,其他三個村為探索一條快速致富的路子,逐漸開始種植葡萄。
2007年,油坊村村民李慶光把自家的一畝地用作試驗田,開始試種葡萄。由于打藥、施肥、疏果掌握得恰到火候,加上大莊村種植大戶的悉心指導,李慶光一舉試種成功,一畝葡萄竟賣了7000多元,比種小麥、大豆等農作物收入多了好幾倍。
李慶光試種葡萄成功改變了鄉親們的觀念,一些世代以種小麥等農作物為生的糧農開始向果農轉變。“大莊葡萄知名度高,價格穩定,加上單產和品質有保證,葡萄市場熱銷。”大莊村黨總支書記張長文對記者說,現在,油坊村、尖莊村、菜園村等三個自然村借助大莊葡萄品牌,葡萄銷售打開了市場,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200多畝。
種植結構的變化,使得許多村民走上了富裕路。村民們富裕后,這里的房子變得漂亮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變了。村民謝繼印一直想建一座樣式別致的二層小樓,是種植葡萄圓了他這個夢想。謝繼印指著他家的樓房說,除農閑時在外打工賺的錢外,建樓的一半費用都是他種了兩年葡萄攢下的。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