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園里,果農在挑選櫻桃并裝盒。
◆核心提示
統計顯示,2013年北宅櫻桃節吸引市民和游客50余萬人,帶動相關產業收入7760萬元,比去年增長7.2%,戶均收入約9500余元。近年來,櫻桃產業已成為北宅種植業的支柱和龍頭,而“櫻桃節”也成為街道獨特、靚麗的名片,小櫻桃正打造著北宅人的“小康夢”。走過18個年頭,北宅人通過櫻桃節探索出一條高產出、高附加值、高社會效益的三高產業鏈,帶動了轄區內農家宴、農家旅館等產業的發展,對于農業如何走高附加值之路,頗具啟示意義。
微電影助陣櫻桃節
最近,表現青島嶗山區北宅風土的系列微電影《家住北宅》和《櫻桃紅了》一經播出,受到島城市民追捧。
據悉,這兩部由青島電視臺“上蛤蜊”欄目組精英攝制團隊拍攝的微電影,以青島地方特色節慶活動北宅櫻桃節為背景,以真實的人物故事為藍本,首度將青島地方風土人情和地域特色以微電影形式真實呈現。
通過微電影宣傳櫻桃節是青島市在節慶宣傳推介模式上的一大創新。
據介紹,為提升櫻桃節品牌文化價值,深度挖掘北宅的風土民情,展示其純樸自然、生態綠色之美,北宅街道聯合“上蛤蜊”劇組創作了這兩個特色鮮明、貼近生活的微電影,把北宅櫻桃園、農家宴美食、北九水美景以及北宅善良、淳樸、好客的民風民情融合在一起,向大家展示一個鮮活、熱烈的櫻桃節。北宅櫻桃節系列微電影既豐富了本屆北宅櫻桃節的內容和話題,又起到了很好的宣傳預熱效果,為本屆櫻桃節錦上添花。
街道扮演“服務員”
今年67歲的蘇明語是天一順櫻桃園的負責人,經他打理的櫻桃有100多畝。說起今年的收成,老蘇直搖頭:“開花時趕上了下雪,得果率低。剛一成熟,又趕上了大風大雨天氣,小櫻桃被打散了一地。”
糟糕的天氣并沒有影響老蘇的好心情,拋去20多萬元的成本,他能還凈賺不少,遠比櫻桃節前預想的好很多?!敖值郎贤顿Y改善了基礎設施,規范了農家宴,游客來得多了,我們自然也掙得多了?!崩咸K高興地說。
來源:大眾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