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伏季休漁已經過了不少時間,記者昨日走訪我市一些農貿市場后發現,封海后,海鮮的品種沒有原先豐富了,價格和之前相比有普遍上漲。
在農貿市場的水產品區,記者發現,上市海鮮的品種和規格都縮水不少,甚至比一元錢硬幣略大一點的鯧魚都擺上了貨攤。一些攤主介紹,現在市面上鮮活的白鮮很少,大多是冷凍過的,還有一部分是養殖的,只有鰳魚、墨魚等少數品種還算充足,而像白蟹、鷹爪蝦這類海鮮基本上沒貨。
“現在禁漁期到了,海鮮比原先少一些,梅童魚、帶魚、鯧魚、嬌嬌魚都少了。”在界牌菜場,一位姓周的攤主說。
海鮮種類少了,價格有了普遍上漲。
“近些天,市場上的部分海鮮變得有些吃緊。沒辦法,我們的售價也只能往上提。”東京灣菜場的攤主小俞告訴記者,受休漁期漁船停港影響,目前市場上的時令海鮮價格普遍都漲了。
“白鮮的價格漲幅明顯,比如嬌嬌魚,原來7元一斤,現在則要35元一斤。鯧魚現在幾乎都是冷凍的,33元一斤,如果是白鮮的,起碼90元一斤。帶魚一斤也漲了四五元。冷凍的漲幅不大,就幾元錢吧。”小俞介紹。
記者了解到,雖然海鮮的品種少了很多,不過市面上基本的供應還是沒有問題。那么,未來一段時間,隨著東海多數漁船停港,臺州市面上的海鮮產品會不會越來越少,價格會繼續走高嗎?
“價格應該會有起伏吧,估計還會漲,但應該不會很高。”小俞說,禁漁期間,白鮮是少了,不過隨著淡水魚、養殖水產、冷凍水產品大量上市,海鮮價格不會太漲。(李潔)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