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進入梅雨季節,此段時間空氣濕度大,氣溫偏高。這一時期也是蝦蟹容易出問題的一個高發時期。為確保蝦蟹養殖的豐產豐收,提醒各蝦蟹養殖示范戶注意防范:
1、梅雨季節光照偏少,雨水較多需加強管理
首先適時合理開啟增氧機:因梅雨期間,雨水較多,光照不足,藻類生長不旺盛,氣溫較高,且多為悶熱天氣,池底各種有機物以及殘餌的腐爛發酵容易導致水體溶氧的缺乏;也可適時更換一部分養殖水體。
其次,在梅雨季節要注意用生石灰化水調節水質,一般用量為5—10kg/畝.米水深左右,選擇晴天下午使用,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8.5調節水質。
2、加強梅雨季節蝦蟹生產安全管理
梅雨季節天氣多變,在早、中、晚加強巡塘,密切注意觀察池塘水位變化,蝦蟹的活動及吃食情況;梅雨季節雨水多,易引起養殖區漫塘、漫網,有時還會造成塘埂破損,出現魚蝦蟹逃逸現象;對低洼塘、單薄的池埂,要及時做好加固防范措施,以免被大雨洪水沖塌;加高加固圍網等,防止逃魚現象發生。
梅雨季節時常出現狂風暴雨,特別注意要加固電線桿,經常檢查用電線路和增氧機、水泵等漁業機械設備,防止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3、加強梅雨季節日常生產管理
第一,科學投喂,具體投喂量要根據天氣,蝦蟹類的活動等情況靈活掌握,梅雨季節各種病菌繁殖加快,對池塘蝦蟹威脅較大。久雨后,蝦蟹類抵抗力較差,蝦蟹塘病害發生率高,所以應積極加強綜合防病工作。保證飼料質量,控制投飼量。投喂的飼料要保證質量,新鮮不變質。配合飼料應注意防霉變質。梅雨季節的投飼量掌握在蝦蟹吃到6-7成飽即可。另外餌料中拌入維生素類的內服藥物以增加蝦蟹的免疫力,提高蝦蟹的抗應激能力。飼料、漁藥等在運輸中要防止雨淋或人為弄濕,以免成分溶解散失。并應存放于干燥、通風處,在倉庫中存放時應離地面30厘米以上,且不靠墻。同時,應做到先購先用,并少進多次。
第二、做好病害預防,控制疾病發生。梅雨季節是蝦蟹容易感染疾病的主要季節,主要病害有腸炎病、爛鰓病、寄生蟲病等。因此,要定期潑灑殺蟲劑、消毒殺菌劑,同時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如大蒜素等抗生素藥物,連續喂食4-5天,增強抗病能力。
來源:溧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