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農業部閃電批準了三種轉基因大豆的進口。然而,在這個進口轉基因大豆的長達16年的國家,轉基因產品的評估報告、評審過程是秘密的,就連是誰在評審轉基因產品,公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從知曉。
農業部為三種轉基因大豆開出了安全證書,這是三張通向龐大的中國市場的許可證。無論是轉基因種子的提供商孟山都公司,還是來自美國、阿根廷、巴西的大豆種植商,都松了一口氣。
中國的公眾則倒吸了一口冷氣,每一次和轉基因相關的技術、實驗、種植、貿易、法規和商業化運轉有所進展時,都會引起公眾極大的焦慮。
騰訊網發起的9萬人參與一項網絡調查顯示,93%的人反對農業部批準轉基因大豆的進口。
16年轉基因進口史
多數人并不知道,中國進口轉基因大豆的歷史已經長達16年之久。
早在1997年,中國就開始進口轉基因大豆。1996年,美國開始大規模種植轉基因大豆,中國也放開了管制了多年的大豆市場。次年,中國就從美國進口了237萬噸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
而當時的歐盟對轉基因的態度很冷淡,1998年之后的5年內,歐盟沒有批準新的轉基因產品的進口,引發了一場長達8年的貿易爭端。
在對待轉基因的態度上,有兩個陣營。
以美國邁阿密集團為代表,它們是轉基因種子和產品的出口國。美國在2011年時,轉基因的種植面積已達6900萬公頃,占全球轉基因種植面積的45%。
在美國看來,轉基因技術并不必然會導致風險,只有轉基因產品與非轉基因產品有實質的區別時,才應該進行嚴格的規制。
另一個陣營是以歐洲為代表的謹慎派。歐洲從來對轉基因持懷疑態度,主張對轉基因技術采用更為審慎的風險預防原則。整個歐洲用于轉基因種植面積長期在10萬公頃徘徊,在全球轉基因版圖中的份額不過0.08%。
2010年歐盟的調查顯示,61%的歐洲人對轉基因生物感到不安,59%的人認為轉基因食品是不健康的。
在出口歐洲受阻后,美國開始將目標轉向還沒有設置轉基因進口壁壘的發展中國家。和今天不同的是,1990年代的中國想要進口轉基因大豆,連安全證書都不需要。
和中國本土的大豆相比,轉基因大豆的價格低廉,出油率高—90%以上的大豆用于提煉植物油,當然更受加工商和貿易商的青睞。
來源:南都周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