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河蝦等水產品的價格今年一路走高。
受運輸成本上升、先期捕撈量過大等因素影響,上海市場上魚蝦的價格再次攀上高位。記者昨日走訪市場了解到,鯽魚、鱸魚、基圍蝦等水產品近日已接近春節時的高價。由于禁漁期到來,水產品價高的現象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魚蝦價春節以來一路走高
天氣越來越熱,水產品的價格也隨著氣溫越來越高,一些常見水產品的價格近日接連上漲,市民和小商販都連喊“吃不消”。
記者昨日在昌化路上一家菜市場看到,不少水產品價格都居于高位。“鯽魚10元/斤,基圍蝦35元/斤,這兩個還只能算偏高。20元一斤的鱸魚和40元一斤的鱖魚已經是春節前后的‘節日價’了?!彼a攤主張先生表示,高價的水產品讓市民紛紛望而卻步,自家的生意也因此受到影響,近期只能少進一些貨,來規避賣不出去帶來的風險。
張先生表示,每年6、7月份魚蝦價格上漲是常態,但今年與以往不同的是,春節之后魚蝦的價格并未出現明顯回落,鯽魚、河蝦等每斤小跌了一兩元以后很快就恢復了“節日價”,想要吃頓時令河鮮,花費一直很高。
短期內價格難有明顯回落
據介紹,今年魚蝦價格持續走高的源頭正是與春節前后的市場有關。“那時候魚蝦價高還是賣得好,養殖地捕撈的數量就多,后續產量一直跟不太上,所以價格就很難降下來?!睆埾壬f。
由于產量增加,同時又需要趕著時間點上市,今年的水產市場上,小鮑魚和波士頓龍蝦等高檔海鮮的價格均有明顯下滑,反倒是鯽魚、河蝦等“平民水產”的價格始終顯得相當“堅挺”。
據介紹,過量捕撈帶來的后果至今仍然沒有完全消除,而氣溫升高又會使水產品在運輸途中的損耗增加,此外,一年一度的東海伏季禁漁也已經開始,野生海鮮產量減少也會導致河鮮和養殖水產品的數量增加。因此,這些常見水產品的價格在未來的一兩個月內仍將維持在相對的高位。
來源:青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