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民待價而沽
從小麥開始收割至今,新季小麥的價格一直穩步上漲,北方麥區小麥質量普遍下降,局部地區產量也有一定程度降低。農民看好小麥后市,多待價而沽。6月15日,江蘇、安徽等10個小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小麥731.3萬噸,同比增加391.1萬噸。部分糧庫及制粉企業上量不多,收購進度雖較去年同期增加,但部分糧庫和制粉企業仍存積極收購。
南麥北上凸顯小麥品質問題
今年由于天氣原因,江蘇、安徽、湖北、河南四省不完善粒超標小麥較多,據中華糧網調研統計,四省芽麥量約為1500萬噸,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以上地區的小麥品質。河北地區小麥收獲前經雨,北部小麥品質下降較為嚴重。局部地區四級麥約占80%,主要表現為容重不達標。豫南芽麥收購價格偏低,部分貿易商把芽麥北運,并和當地小麥進行摻兌后銷售,但由于不完善粒超標,出售存在難度。但安徽部分地區不完善粒達標小麥北運之后比較受歡迎,一些貿易商在安徽江蘇等地擇優收購,然后向豫東和魯南出售。
后期走勢分析
受前期降雨影響,北方部分地區小麥受損,質量下降,農民存在惜售心理,制粉企業及糧庫對質優小麥存在一定需求。安徽小麥今年雖遭凍旱,但對小麥品質并無影響,當地多為二級小麥,市場糧源也相對充裕,后期仍為各地貿易商的主要采購地。預計該地區小麥價格后市仍將有一定上漲空間。
北方小麥質量堪憂,容重普遍降低,對后期出粉率以及面粉的品質有一定的影響。預計未來優質麥和普麥價格會有所分化。建議制粉企業擇優收購,多掌握優質糧源。(中華糧網)
來源:中華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