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對江西省全省10個油菜生產縣150戶農戶(調查總面積391畝)油菜生產、收益狀況監測結果顯示:2013年江西省油菜籽呈現“單產增加,價格上揚,成本上漲,產值提升,純收益較大幅增加”的態勢。由于產量增和賣價高兩個因素強力推動,雖然成本抬升,但畝均油菜籽純收益大幅增加,可謂產銷兩旺。具體情況如下:
1、單產增加
調查戶平均油菜籽畝產104.4公斤,同比增4.5公斤,增幅4.5%。各地反映,2013年氣候對油菜生產總體有利,播種和移栽期降水充足,越冬期無持續低溫,未遭受凍害,開花至成熟期以晴雨相間天氣為主,有利于油菜開花結莢,全省油菜結莢率高、莢果飽滿。此外,科學防治,病蟲害顯著降低,良種良法推廣等也是單產提升的重要因素。調查10個油菜生產縣僅1個縣單產略有下降,其余9縣都增產。
2、價格上漲
2013年油菜主產區油菜籽最低收儲價為2.55元/斤,較去年提升0.05元/斤,計劃收儲500萬噸,這對油菜籽價格形成強力支撐。調查縣平均售價為2.74元/斤,同比高0.1元/斤。調查縣普遍反映2013年油菜籽價格形勢較好,據對國內外油料價格走勢及每日批發市場監測情況看,后期油菜籽價格仍有小幅上漲空間。
3、成本略升
調查戶畝均總成本388.9元,同比增4.1元,增幅1.1%,是近年來增幅最慢的一年。其中物質費用164元。種籽、種苗費,化肥費,農藥費,機械作業費分別為13.3元、75.9元、21.4元、30元,同比分別增3.9%、1.3%、4.4%、50%。可以看出,除機械作業費隨油菜機械使用推廣較大幅增加外,其余物質費用皆小幅增長。
另,監測縣家庭自身投工數為6.4個,人工成本225元,同比持平。
4、畝均純收益較大幅上漲
調查戶畝均純收益(總產值-物質費用-人工成本)為194.6元,同比增35.3元,增幅22.2%,為近年來少有的較大幅增長。調查戶普遍反映今年油菜種植產銷兩旺。
5、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油菜種植比較效益較低。種植效益不高始終是制約農民油菜種植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從成本純收益率來看(純收益/總成本,即投入產出效益),去年花生是170%,中秈稻125%,晚秈稻102%,早秈稻74%,棉花72%,油菜籽僅為41.1%,今年油菜籽也只有49.1%,為大宗農作物中最低。二是油菜種植機械化程度不高,費工費時。特別是“稻稻油”三熟制地區的油菜種植,勞動力緊缺現象更為突出,加上缺乏“稻稻油”三熟制地區種植的特早熟“雙低”油菜品種,茬口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出油率低。目前江西省油菜籽品種出油率只有35%左右。由于進口油料價低且出油率高,近年來我國沿海傳統銷區市場企業大都進口油料做加工,由以前銷區變為產區,進一步制約了省油料價格提升。四是油菜生長容易遭受極端天氣災害和病蟲害威脅。江西的氣候特點往往是秋旱春雨,尤其是播種育苗時期容易遇上干旱的天氣,影響出苗。開花、結實期又常遇陰雨低溫影響,花期推遲或授粉不良,造成油菜減產。(互聯網)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