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黃巖區沙埠鎮唐山王村,王龍友在自家合作社挑選成熟的東魁楊梅。因為有品牌,那些挑出的好楊梅,很快會被人們買走!
仲夏時節,楊梅飄香。走進各地楊梅采摘點,不僅楊梅豐收形勢喜人,而且以楊梅為主題的采摘游也逐漸火爆。但是,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幕幕火爆的背后卻隱伏著不小的產業風險,未來很可能令楊梅產業步這幾年柑橘滯銷的后塵。
東魁“一品獨大”
“我這里栽種15000株東魁楊梅苗,以每畝30株計算,可以栽種500畝楊梅。”在臨海市杜橋鎮十八滸村后山前面的梯田上,身為椒江一建筑企業負責人的曹軍偉,對自己投資楊梅產業發展充滿了信心。
“中國楊梅產浙江,浙江楊梅看臺州”。過去幾年,臺州各地著力做大楊梅這一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以椒江區為例,從前幾年近萬畝迅速發展到現在1.5萬畝。據統計,目前,臺州市楊梅栽培面積達到44萬畝,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東魁楊梅種植面積占了70%-80%,呈現出‘一品獨大’的產業格局。”臺州一位水果專家認為,由于近幾年來東魁楊梅價格堅挺,許多梅農紛紛改種東魁楊梅,過去當地常見的黑炭梅、水梅等品種,現在數量已經很少。
價格“冰火兩重天”
“每天銷售量在2500公斤—5000公斤,每公斤銷售價格為20元,產品大多銷往溫州、杭州、上海等地。”正在椒江區章安街道鷹泉楊梅專業合作社小岙生產基地銷售楊梅的該基地負責人高賢泱告訴我們,由于一直采用無公害生產技術,他們這里的300畝無公害“冰火兩重天”的東魁楊梅深受客戶青睞,現在根本用不著他們自己拉到市場去銷售,在生產基地就可以將今年45000公斤的楊梅銷售一空。
而在椒江萬濟池旁的農貿市場,來自臨海市涌泉鎮店頭村的梅農林順達妻子正在銷售東魁楊梅,她每公斤銷售價格只有12元,到后來4元一公斤她也賣。林順達家栽種了50多株東魁楊梅,每天凌晨天還沒有亮,夫妻倆就打著手電到山上采摘楊梅,楊梅采摘好以后,還要拉到幾十公里遠的椒江來銷售。
來源:中國臺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