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jié),細雨綿綿,福建寧德市三都澳漁排上的萬余座漁屋在海風中輕輕晃動,漾起粼粼波光。海上運送餌料交易的船只往來穿梭,隨處可見,工人們忙于餌料搬運、過駁,交易紅火。
城澳港的漁排上,“漁老大”陳言通拿起手機,準備通過手機銀行,結(jié)算剛剛購買餌料的2萬元。
輕觸建設(shè)銀行手機銀行客戶端,飛快鍵入密碼,再輕點幾個數(shù)字,一按確定提交……“彈指”間,一筆交易輕松完成。“以前一旦遇上壞天氣無法上岸取錢,就會耽誤買餌料;現(xiàn)在有了手機銀行這個移動的‘海上銀行’,付款真的太方便了。”提起“海上銀行”,陳言通贊嘆不已。
素有“海上明珠”之稱的三都澳,位于福建省寧德市東南部,海上漁排網(wǎng)箱養(yǎng)殖區(qū)漁戶相連,綿延數(shù)十平方公里,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大黃魚養(yǎng)殖基地。這片美麗又浩大的“海上漁村”生活著近2萬漁民,流動著十幾億元資產(chǎn)。
指著海上停泊的貨輪和一望無際的漁排,陳言通說,那些貨輪上裝滿了魚餌、魚苗,當?shù)貪O民都是在海上直接買賣交易的,如大黃魚等魚類的收購及餌料的交易等。大黃魚年交易額大約20億元、一般日交易額達500萬元,在旺季時,最高交易額可達800多萬元;餌料年交易額約10億多元,一般日交易額量達300萬元,在旺季時,最高日交易額可達700多萬元。
“以前幾十萬、幾百萬元的款項提著去交易,我要雇保鏢,還提心吊膽!現(xiàn)在好了,有了建行手機銀行,我去買魚只要帶上手機就行了。”陳言通笑著說。
來源:光明日報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