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構預測2013年,中國很有可能超過尼日利亞,第一次成為世界頭號大米進口國。“大米進口量激增標志著中國正在發生一種重大轉變,盡管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米生產國。”10多年來一直在關注東亞糧食安全問題的越南學者黎子原說。
目前,中國人消費著全世界近1/3的大米,中國市場即使出現小幅變動,也可能對全球大米價格產生重大影響。而海關數據顯示,中國主要從東南亞等地進口大米。對東南亞各國來說,中國市場非常誘人,但也頭疼于各種山寨東南亞大米。
山寨嚴重威脅泰國米
在眾多進口中國的東南亞產大米中,泰國米和越南米是其中的兩個佼佼者,它們分別占據了中國進口大米總量的第二和第三位(第一是印度)。
其暢銷也和國內的米危機有關。家住越南河內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華裔商人說:“毒大米的事件不會在越南發生,越南人自己吃不下去的不會給別人吃。這個不是法治的問題,是人性的問題。”
泰國米屬于秈米,米粒細長,有些類似廣東產的絲苗米,但更加晶瑩剔透、口感柔軟、香氣十足,深受中國消費者們的喜愛。
“總體上看,東南亞的大米屬泰國的最好,這是因為其品種經過了多次改良,完全淘汰了品質不好的種源。”黎子原說,“大米產量僅次于泰國的越南則因為20世紀經歷了太多戰爭,沒有能夠及時改良品種,所以發展比泰國慢一拍。但是近幾年來越南政府已經在土壤保持、品種更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爭取了以色列、韓國等發達國家的幫助,越南大米的產量和質量一直都在提高,未來肯定能夠與泰國大米在市場上匹敵。”
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thairiceexportersassociation)給時代周報的數據表明:中國大陸地區是泰國香米繼美國、香港之后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僅在2013年的前兩個月,泰國對中國大米的出口額就達到了2563萬美元。
“如今中國的中高層收入階級的人更在意食品安全,也愿意為高質量的食品支付更高的價格。泰國大米能夠滿足這一市場。”對此,泰國領事館在給時代周報的回復中表示。相對于東南亞其他國家大米,泰國米價格較為昂貴,但泰國方面對向中國出口大米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來源:時代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