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正式實施。關于肉類的砷限量有了變化,限制項目從無機砷變為總砷。專家表示,肉食品中砷限制項目的更改會加快禁用含砷飼料的趨勢。
飼料砷超標引發全國關注
豬肉中的砷來源于飼料,而飼料中加砷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黃浦江死豬曾被網民質疑為砷中毒,農業部特意發公告稱飼料中添加的有機砷呈低毒性,毒性高的無機砷被禁止加入到飼料中。
無機砷危害雖大,但是準確檢測卻不容易。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表示,一般來說,無機砷對人體毒性比有機砷大,而三價砷的毒性又比五價砷高。
人體無機砷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癥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所以食品中重點限制無機砷的含量。
廣東省食品安全辦公室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原有的gb/t5009.11-2003國標方法,無法準確測定肉類中的無機砷,必須采用元素形態分析方法,即色譜—光譜聯用或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方法,這種方法成本高,普及率低,“大大降低了監管效果”。這次調整通過控制樣品總砷即可控制無機砷的攝入量,是一種經濟實用、適合國情的措施。
廣東省食品安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檢測無機砷到檢測總砷,對肉類生產企業而言,檢測成本和檢測難度會大幅度降低,更有利于其日常監測,同時農業部門和fda部門的監管力度和效度會得到加強,這樣會更好控制生豬飼養過程含砷飼料的使用,肉類中加強砷的檢測和監管將會加快禁用含砷飼料的趨勢。
歐盟完全禁止砷制劑
廣東省食品安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肉類產品中,砷污染可能來源于畜牧生產中有機砷制劑的應用。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有機砷制劑在動物生產中都有較為悠久的應用歷史。
據了解,在1943年發現抗菌素之前,有機砷制劑主要用于抗菌殺蟲。1946年,有研究者發現3-硝基-4-羥基苯胂酸具有促進仔雞生長的作用。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有機砷制劑的應用研究,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于1964年允許砷制劑用于雞飼料,1983年正式批準用作豬和雞的促生長劑,美國每年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的有機砷達400噸。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