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寶森
作為南水北調東線重要的調蓄水庫,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從2012年開始壓縮養殖面積,推行生態漁業發展模式,保障調水水質安全。目前微山湖已有2萬畝漁業養殖區轉型。
據了解,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歷經10多年的建設,將于今年三季度正式通水。處于調水干線的山東微山縣從2012年初開始嚴格依照《南四湖漁業功能區劃與養殖總量控制規劃》要求的非投餌性網箱養殖區3萬畝、網圍生態養殖區5萬畝的控制目標,清理網箱養殖面積2.02萬余畝、清理網圍養殖面積12.83萬畝,清理完成率達到100%,實現了由“以水養魚”到“減漁養水”的轉變。
湖區漁業養殖大面積壓縮后,微山縣引導當地群眾采用生態高效養殖技術,發展清潔型現代漁業,實施多種模式的投餌性種類和水生植物間的多元混養與輪養等養殖模式。目前微山湖清理網箱的水域已有1.4萬余畝養殖區域轉型種植經濟植物,剩余6000余畝已規劃安置到微山湖南湖實施輪養養殖。
相關措施的實施,使湖區水質發生了可喜變化。目前,湖區內5處水質監測點都達到規劃目標,恢復水生高等植物68種,恢復魚類52種,絕跡多年的小銀魚、毛刀魚、鱖魚恢復生長。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