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奶粉44.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8%,價格卻延續去年下降趨勢。
另一方面,我國洋奶粉價格卻逐年上漲,平均每年漲價在10%以上,面對散裝進口奶粉價格的下滑,可見罐裝洋奶粉利潤非常。
事實上,中國市場的洋奶粉價格是全球最貴的。由于生產銷售渠道環節過多,經銷商、賣場在利潤環節層層加碼,導致洋品牌價格虛高。但每900g純進口奶粉成本為85元左右,國產奶粉為50-60元,洋品牌在國內設立的生產商所生產的奶粉成本為60-70元。
在各種利益的趨勢下,洋奶粉銷售成本也水漲船高,一路之上。現在,一桶相同重量的奶粉動輒就達到300-400元,主要是奶粉中間商層層加碼所導致的價格虛高。面對原料的一路下跌,洋奶粉卻能每年不斷上漲,主要是奶粉供應鏈上的利益驅動。
發改委此次針對洋奶粉的反壟斷調查,導致了各大奶粉紛紛下調價格,但實際上卻擠壓了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發改委要想徹底改變國內奶粉市場的現在,需要全面監控管理市場上的奶粉價格體系,需要改變目前奶粉的銷售渠道,特別是醫務渠道的銷售費用,讓價格回歸理性。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