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電視電話會議后,泰山區農業局迅速組織召開黨組成員和科室負責人會議,深入傳達和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依法行政、嚴格監管、扎實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一、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確保農業投入品安全
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農資市場拉網式大檢查,對市區、街道鎮、村轄區內的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逐一進行了排查。首先檢查是否建立了農藥倉儲管理、農藥質量管理和農藥經營安全防護三項制度,以及不銷售甲胺磷等五種高毒農藥警示牌;其次檢查是否設立了禁、限用農藥經營專柜,是否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再查看銷售的農資產品“三證”是否齊全,產品是否在保質期內,進銷貨臺賬是否規范等。此外,自今年開始逐步推行了“農藥經營備案”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兩項制度,對全區15家農藥批發經營單位進行了全部備案,其中,備案農藥廠家112家,備案農藥品種669個。兩項制度的實施更加有利于把好投入品的源頭關,切實保障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安全。
二、加強種植基地監管,保障農產品生產安全
重點對泰山區源康蔬菜栽培基地、泰山區東盛農業蔬菜種植基地、小津口茶廠、泰安圣田農林大櫻桃基地等6處農產品標準化基地進行了監測,與農產品基地管理者簽訂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完善了基地人事管理、技術管理、產品標識、質量追溯等各項制度,進一步規范了生產基地的生產記錄、抽樣檢測等環節,保障了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同時,還印發了《津口女兒茶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韭菜、西紅柿、黃瓜等有機蔬菜生產技術規程》、《泰山大紅石榴生產技術規程》以及農藥科學使用明白紙等材料,提高了農產品基地的標準化生產水平。
三、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管,保障餐桌安全
指導轄區內中百、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等超市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了農產品市場準入、農產品質量追溯、不合格農產品退市及報告制度等制度,提高了市場對農產品的管理水平。
四、完善基層公共服務機構,健全區街道鎮監管體系
根據泰安市農業局《關于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的實施意見》規定,按照每個街道鎮至少配備4名專業技術人員、1套速測儀器、1間檢測用房以及督導、巡查、抽樣、辦公的設施設備的要求,完成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的建設工作,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目前,各街道均已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但是在場所、設備投入方面還存在不足,該局還將及時對建設情況進行跟蹤調度,確保完成建設任務。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