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土豆、青菜也變“洋氣”了,它們身上有了二維碼,掃一掃就知道農產品的“來龍去脈”。昨天,市政協重點督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提案。
白沙洲大市場,運送農產品的貨車在進入前,將會接受掃描,打印出交易開票單,同時也生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標簽也就是二維碼,標注出農產品品名、重量。隨后,農產品將被送至檢測中心接受抽樣檢測,如果達標,農產品的“身份證”上又會多出一條信息:檢測合格。完成檢測程序的農產品將被貼上二維碼標簽,進入零售市場。
使用安卓或蘋果系統手機的市民,可以登錄農業局網站下載“農產品查查”的應用程序,買菜時對準農產品的二維碼掃一掃,它經歷的生產、批發、零售各環節的信息都會顯示。此外,市民也可發送短信或撥打12316查詢農產品質量溯源信息。
目前,農產品的溯源信息僅在全市20家規模化生產、相對規范的企業。經市農業部門測算,追溯體系項目投資總額為8000萬元,對現有平臺進行擴容和升級。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指出,目前武漢生產農產品的農戶達71萬戶,追溯體系難以完全覆蓋到個體。市政協委員唐霖建議,要完善追溯系統,讓一家一戶生產的瓜果蔬菜也能有跡可循。
來源:湖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