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海捕撈上來的鮮蝦,被送入冷凍室快速冷凍,再入冷藏魚艙保鮮,出艙后,依然透骨新鮮。在全球漁業資源日益衰退的形勢下,我市兩艘拖蝦漁船及時轉變“高產才能增收”的傳統觀念,率先革新海上活蝦保鮮方式,提高了蝦的附加值,實現了漁民增收。
冷凍保鮮為蝦增值
這兩艘“先行先試”的漁船分別為浙普漁42251號和浙普漁42252號。
7月10日,記者在見到了浙普漁42251號船老大周平。他告訴記者,目前捕撈漁船海上處理漁獲物主要有兩種方式:帶冰保鮮和冷凍保鮮。帶冰保鮮因成本低廉、操作簡便,被國內大多數捕撈漁船所采用,但它也有一個弱點,就是保鮮效果差,“海上作業時間長,冰融化后,會影響蝦的鮮度。”另外,拖蝦漁船在帶冰保鮮時,需使用保鮮添加劑,個別海捕蝦因添加劑使用不規范,存在二氧化硫殘留超標的安全隱患。
捕得好不如賣得好,“國外先進捕撈漁船很早就實現了冷凍設備全覆蓋。 ”周平說,今年年初,受遠洋魷釣船安裝冷凍設備為魷魚保鮮這一做法的啟發,他和浙普漁42252號的船老大及這兩艘船的股東共同出資對這兩艘拖蝦漁船進行了改造:每艘船安裝了2臺船用冷凍機,改造了1間冷凍室和2個冷藏魚艙。改造后的冷凍室內配有供冷排管和4臺制冷風機,可在4.5個小時內一次性冷凍120盤(每盤15公斤)海捕蝦,待冷凍完成后,再將其移送至-18℃的冷藏魚艙進行保鮮,2個冷藏魚艙最多可存放60噸海捕蝦。
據了解,浙普漁42251號和浙普漁42252號是目前國內首次在桁桿拖蝦領域引入冷凍保鮮方式的拖蝦漁船,實現了從原始捕撈、船上冷凍到市場銷售的“一條龍”生產。上半年,兩艘船共出海2個航次,每航次約40天,漁獲物(海捕蝦)均供給了全市菜籃子工程和星級酒店。由于鮮度大大提高,其價格優勢凸顯,冷凍保鮮的海捕蝦市場價格是帶冰保鮮海捕蝦的兩倍。
革新路上船老大喜憂參半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