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公道漁業產業園的水塘邊,經常能看到一個身材偏瘦小伙子,時而聚精會神地向水中探望,時而又埋頭記錄著什么,一打聽,原來小伙名叫張磊,是華中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學博士。隨著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優質魚種培育基地落戶公道,張磊被研究所派駐到公道漁業產業園開展漁業研究,公道鎮在不久的將來將有望建設區域性的優質淡水魚種苗和成魚供應基地。
新魚種培育舞動
漁業發展“龍頭”
在揚菱路公道段東側,現代漁業產業園區后身,六口新開挖的魚塘一字排開,每個大致呈現出正方形,塘邊的土路均勻地撒上了石灰粉,記者了解到,這里馬上就要做園區硬質化通道。塘邊,張磊和兩個搞測量的男子在忙碌著,幾乎抽不開身回答我們的任何問題。
“我們基地的魚塘已經開挖好了,投餌臺也架好,新一批魚苗也投放下去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魚塘外圍基礎水位較高,一旦遇到梅雨季節的連續暴雨天氣,外圍水容易倒灌。所以,現在迫切要做的是先開一條"l"形的水渠,解決魚塘進出水的問題。”張磊說。
據了解,這里是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設在公道的基地。新開挖的魚塘每口占地10畝,每畝可投放鯽魚魚苗1500尾,另外,還將投放適合邵伯湖地區水溫氣候條件的魚類新品種。“新品種具體魚種目前還在保密階段。我們這個基地以淡水魚類養殖科學實驗為目的,將來培育、養殖成功的新魚苗將投放揚州及周邊地區市場,專門供應這一帶的養魚戶,帶動這一地區漁業資源的發展。”張磊說。
來源:揚州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