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丹東市海洋與漁業部門在振安區馬市村鴨綠江水域蘿卜塢段,放流鰱鳙魚、草魚魚苗,在今后的10天里,將陸續放流魚苗1000萬尾。
在放流現場,丹東市水產種苗監督管理站副站長呂鶴介紹,此次投放的魚苗規格均在3公分以上,其中鰱鳙魚800萬尾、草魚200萬尾。鴨綠江水質優良,物產豐富,魚類品種繁多,是良好的天然魚類棲息地。
鴨綠江產出的魚類,價格高于池塘養殖魚,市場需求量大,競爭力強,并且從長遠的改善環境與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社會效益考慮,將得到很好的回報。據跟蹤調查數據分析,增殖放流3年后,從經濟效益來看投入產出比可達1:20,社會和生態效益取得雙豐收。此次投放鰱、鳙魚屬于典型的濾食性魚類,主要以浮游動植物為食,在自然水域投放,可有效改善水質。但由于鰱、鳙魚系長江水系品種,在鴨綠江水域不能自然繁殖,需依靠人工增殖補充種群數量。
來源:鴨綠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