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精河縣大河沿子鎮呼薩英鐵熱克村村民趙效東忙得不可開交,他正在為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籌備“大禮”――百斤西瓜。
6月30日,記者來到精河縣天綠園有機果蔬示范基地,正是西瓜陸續上市的時候,可趙效東種植的瓜苗卻還沒有開花。趙效東看出了記者心中的疑惑,他樂呵呵地解釋說,“這是專門為中國―亞歐博覽會
準備的展品,不能太早種植,要不到了展會開始時就會熟透爛掉?!?/p>
趙效東種植西瓜有30年的經驗,2005年,他在吐魯番開始種植溫室大棚西瓜,2009年,他來到精河縣,成為天綠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員,此后,他開始專心研究種植“牛奶西瓜”。
趙效東告訴記者,為了讓西瓜長到一百斤,他要從西瓜苗長出半個月開始,每天給西瓜打杈,松土施肥,保證在結西瓜的時候,一株瓜秧只結一個西瓜。待到西瓜掛果之后,他每天還要給每株西瓜澆灌200克的牛奶,西瓜掛果30天后,每天還要給西瓜添加10克的白糖,來保障西瓜的含糖量。
即便如此“嬌生慣養”,這些西瓜也不一定每個都能長到一百斤?!拔颐磕攴N植的百斤西瓜,最多有三分之一可達到一百斤以上。2009年我來到精河后,長得最大的一個西瓜是136斤。”趙效東說。
現在,趙效東的百斤西瓜價格已經漲到了每個5000元。他說,因為價格較高,所以他現在都是按照訂單來種植。
趙效東不僅是培育百斤西瓜的能人,更是搞特色種植的好手。在他的培育下,很多無法適應新疆環境的作物,都在此生根發芽,碩果累累。
記者在天綠園有機果蔬示范基地看到,一位蔬菜批發商正在此采購。他告訴記者,在市場上只要百姓知道我們賣的菜是來自天綠園有機果蔬示范基地,就會被一搶而空,因為這里的蔬菜只上農家肥。由于在這里訂購蔬菜的客商太多,這位批發商連車都沒裝滿就離開了。
趙效東告訴記者,訂購蔬菜的客商非常多,大棚數量有限,他只能讓每個批發商少拿一些,大家都有份。
在趙效東的帶動下,呼薩英鐵熱克村已經發展溫室大棚167座。目前,趙效東自己的125座大棚,主要種植蘆筍、櫻桃、蔬菜等作物。
“現在除了蘆筍沒見到效益外,其它作物都已經有了收獲,平均每座大棚純收入在兩萬多元。”趙效東說。
呼薩英鐵熱克村村支書董希林介紹說,在趙效東的指導下,2009年開始,村里就搞起了設施農業?,F在全村共有8000畝地,設施農業種植面積就達400畝。設施農業不僅帶動了村民發家致富,還轉移了當地的剩余勞動力。從2010年起,村里的人均收入就超過了萬元?!倍A终f。
來源:新疆興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