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記者從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在吉林長春召開的會議上獲悉,“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藥行動計劃”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實施,農業部將出臺有力有效政策措施,加快解決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藥材等特色作物登記用藥品種嚴重短缺問題。
據了解,目前我國農藥登記產品2.7萬多個,大多集中在水稻、小麥、玉米、棉花等大宗農作物上,但用在胡蘿卜、空心菜、蓮藕和中藥材等特色作物上的登記產品甚少或缺乏。中國蔬菜協會會長薛亮介紹,我國蔬菜生產越來越多樣化、規模化,對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用藥面臨嚴峻形勢,像生姜鉆心蟲、姜蛆、姜瘟等10多種病蟲害均無登記用藥;豇豆豆莢螟、薊馬、蚜蟲等20多種病蟲害登記農藥僅有2種。
此次制訂實施的“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藥行動計劃”,以“促進產業、保障供給、保障安全”為出發點,以鮮食和食藥同源特色作物用藥為突破口,以調查、試驗、評價、制標和應用為主線,通過創新農藥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我國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藥機制,實現我國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藥安全。未來5年,農業部將建立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藥情況數據庫,通過組織開展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藥登記相關試驗、安全性評價、制定殘留標準和使用技術規程,篩選符合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生產的農藥。同時,將通過政策扶持,鼓勵農藥企業將產品在更多作物上登記,引導各地創建一批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藥示范區。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所長隋鵬飛表示,特色作物用藥已經成為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因素和重點環節,引起社會和公眾高度關注,亟待系統研究統籌解決。蔬菜和特色作物安全用藥行動,必須建立政府項目資助,農藥企業、作物種植者、科研推廣專家、產業協會等各相關方參與的解決模式。目前亟待中央財政設立專項支持,充實我國特色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的數據、最低殘留限量試驗數據、藥劑安全合理使用技術數據等,從根本上解決特色作物“無登記藥可用”的突出問題,更好地保障農業生產,確保農產品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王騰飛)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