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暫告一段落,7月19日,郫縣新民鎮興旺村村民立即趕著在自家被洪水沖毀的地里補種秋茄子。同一天,成都市農委災后生產恢復現場會在這里召開,下一步,該市將抓緊進行搶收搶栽、開溝排澇,最大限度減少受災損失,確保大春生產。
持續的強降雨天氣造成該成都市部分農田被淹,內澇成災。據農業部門初步統計,全市大春作物受災面積為30.5萬畝,其中10萬畝受災嚴重,全市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11億元以上。“這10萬畝農田,我們將抓緊時間搶種一季蔬菜。”成都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搶種的包括白菜、四季豆、茄子、番茄等市場急需的蔬菜品種,25天后就可陸續上市,為全市增加約30萬噸的蔬菜供應量。當天,成都市種業協會還向各受災區市縣捐贈了469.9公斤種子,價值11萬余元,用于幫助受災群眾改種補種。
由于部分被水淹的農田無法立即播種蔬菜,成都市農委還大力推廣大棚育苗方式。大棚育苗不受天氣影響,7—10天后就可移植栽種。
下一步,成都市將加強受災農作物的開溝排澇、清淤工作,并重點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對于受災相對較輕的茄果類蔬菜,將抓緊采收上市,盡量減輕損失。(映安)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