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松陽靠種茶、制茶致富的茶農不在少數,松陽縣新興鎮上安村就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村民致富的法寶就是茶葉。)
這個時節是茶產業的淡季,不過上安村的茶農可沒閑著,村民劉小高家一直沒有停止制茶。
村民劉小高:耗電很大的,比如我們村的話,就是我一家,剛剛是春茶的話,一個月就是一萬多電費,就是光電費就要一萬多。
因為種茶和制茶,劉小高家蓋起了新樓,開上了小汽車。但這也是村里的中上生活水平。劉小高隔壁的劉小平家,光建5層的住宅就花了100多萬元,建房的錢,同樣也是從茶葉里賺來的。
村民劉小平:我那個(茶葉)老板說,他說買(房子)的一半的錢是他給我的。
劉小平一年經營茶葉就能賺七八十萬,除去工人工資等諸多開銷,凈收入也有二三十萬元。他家現在有兩輛車,一輛是運輸茶葉用的車子,另一輛是20多萬的小轎車。
村民劉小平:我們村子里百分之四五十以上都有車,基本上。都是種茶做茶賺來的錢,現在他們房子都蓋起來,好像比我漂亮得多也多得是。
上安村的村民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從事種茶、制茶產業,現有茶園面積900余畝,茶葉加工廠82家,全村95%的人都靠茶葉吃飯。
上安村還有一個茶青交易市場,在春茶交易繁忙的三、四月份,茶青市場的日交易有上萬人次,年交易額高達2億元。
松陽縣新興鎮上安村村民主任劉金法:現在我們的村民個個都能一年賺個幾十萬,靠的也就是這個茶產業,好的能夠賺個四五十萬,最差的在家里種種茶葉也能弄個四五萬。
上安村只是我市產業富農的生動例子,近幾年來,我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去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855元,增幅達到13.4%,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2.1個百分點,從2009年起連續第四年居全省首位。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