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發布消息稱,自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消息一出,諸多外媒立馬紛紛熱議,稱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了關鍵性的步伐。專家認為,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過半,金融改革正式進入深水區,由于存款利率比較敏感,在配套措施建立之前,放開的風險較大,目前還很難完全放開;不過年內有望出臺存款保險制度,為存款利率的市場化兜底。
央行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外媒贊利率市場化邁關鍵一步
央行19日晚間表示,20日起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但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暫不作調整。此前一次利率市場化改革是去年6月、7月兩次擴大利率浮動空間。
對此,路透社7月19日援引分析人士報道稱,貸款利率徹底放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具有里程牌意義,體現了中國政府在推進利率改革的力度和決心。此舉將讓不同的金融機構提供差異化服務的空間更大,也給金融機構提供了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助于金融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相當于盤活存量一個比較實在的舉措;不過央行并未同步放開存款利率管制令市場略感失望,也顯示其循序漸進和謹慎的政策意圖。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7月19日援引經濟學家分析稱,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是中國推進金融改革的重要信號。這是中國邁出的積極一步,此舉表明了中國新領導層推進金融改革的決心,主要向外界傳遞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信號。
中國央行一直表示希望放開金融管制,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是金融改革的關鍵步驟。在中國經濟顯現放緩跡象的背景下,任何下調貸款利率的做法,即使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也都會受到經濟學家和改革派的歡迎。
新加坡聯合早報中文網7月20日報道稱,多位經濟分析師及學者對新措施大呼利好,認為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是朝利率市場化前進的一個重大進步,也是中國新一屆政府堅持推動金融改革的一個重要信號。取消貸款利率下限,能令貸款利率下移,在中國經濟疲軟的今天,可以起到穩定宏觀經濟的作用。
但有市場人士認為,貸款利率下限取消,象征重于實際。盡管如此,分析師相信,此次中國貸款利率的全面放開,意味著中國正朝著人民幣自由兌換和匯率自由浮動的目標邁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