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海南陵水新村港疍家人漁排一角。 尹海明 攝
br> 海南陵水新村港疍家人漁排一角。 尹海明 攝
br> 俯瞰海南陵水新村港疍家人漁排。 尹海明 攝
記者 楊旭 尹海明
俯瞰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新村港,一口口漁排網箱呈“井”字形連片排列在海面上,一間間小木屋散落在漁排上,漁民在木屋起居飲食,漁排之間的“街道”上船來船往,漁排上的狗兒警惕地“站著崗”,貓兒則懶洋洋地爬著睡覺,一道獨特的海上景觀呈現在人們眼前。這就是海南陵水新村鎮“疍家人”的海上田園。
疍家人為水上居民,歷史上也有“海上吉普賽人”之稱,其由來說法不一。海南疍家人主要聚居在陵水和三亞。與傳統居住在海上不同,如今的疍家人除出海打魚、漁排養魚外,還“登陸”居住,開啟新的生活方式。
“我媽生我時在漁船上自己接生”、“一家人都擠在船上生活”、“漁船都是小木帆船”、“老師跟著船出海給孩子上課”、“上世紀80年代我好不容易造了一艘船卻沒錢加油”……。今年50歲的楊明坤,疍家人,是新村鎮海燕村的村支書,憶往事,甚是感慨。
楊明坤說,上世紀80年代初期,有四五戶香港人在此漁排養魚,疍家人看著很新鮮,后來慢慢也學會了,發展到現在的連片漁排養殖,目前有近600家在海上搞漁排。“以前疍家人常年住在小漁船上,沒錢,沒鞋穿,現在有錢了,在岸上蓋起了小洋樓。”他說。
記者登上疍家人張學勇的漁排,走在網箱之間窄窄的木板“路”上,有些搖擺,幾十口網箱里,成群的魚在游弋。“養有四五萬條魚,有珍珠龍膽、石斑魚、金錢斑等。”他說,收入還不錯,平常在漁排上養殖,家安在岸上。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