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連續強降雨給四川全省的農業生產造成較大損失,尤其是沿河兩岸的地塊被洪水淹沒,幾乎絕收。如何有效組織農戶恢復生產,最大限度彌補損失,四川把目光瞄在了蔬菜上。據了解,僅成都市就有近10萬畝受災嚴重的地塊改種秋季蔬菜。
暴雨過后,四川省成都市郫縣興旺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劉金明幾乎每天都會去地里看看。看著馬上就能上市的茄子、辣椒、西紅柿都爛在了地里,劉金明心里不是滋味。近期連續的強降雨,讓興旺合作社900畝蔬菜都受了災,尤其是近200畝西紅柿、韭黃受災最為嚴重,幾乎絕收。
就在劉金明一籌莫展時,成都市農業系統的干部、專家來到地頭,給他出主意——趕快改種秋菜,以秋補夏。成都市農委種植業處處長姚光貴分析,蔬菜生長周期短,一些速生葉菜類蔬菜僅20多天便可以上市,而且由于暴雨山洪的發生,阿壩州等成都周邊地區的蔬菜難以調入,蔬菜價格有所上揚,這也使農戶減產不減收成為可能。
7月17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切實抓好洪災后農業生產補救的緊急通知》,特別指出當前季節適宜,改種補種恢復生產還有較大的回旋余地。7月18日,成都市農委與農林科學院共同發布了《成都市洪災后蔬菜(食用菌)生產恢復技術、管理措施》,不僅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田間管理對策和預防病蟲(草)害辦法,更詳細指出了夏秋改種蔬菜栽培的要點。與此同時,在成都市種業協會的倡議下,成都金田、成都豐裕、四川海邁等近10家種業公司捐贈了價值10余萬元的蘿卜、茄子、白菜等蔬菜種子、種苗。
19日,劉金明就忙著把成都金田公司送來的秋茄子苗分發給社員,以把暴雨造成的損失減到最小。“雖然地塊濕度還比較大,但茄子比較耐濕,因此可以盡快改種。”成都市農林科學院蔬菜專家張建軍博士來到地頭提供技術指導。
“現在種下的這些秋茄子,9月中旬就能采摘上市,上市時間長,能持續到11月中旬。”劉建軍告訴記者,一畝茄子的產量在5000~6000斤,收入上萬元。“除了組織社員改種秋茄子,下一步,還會陸續種四季豆、白菜等生長周期較短的蔬菜。”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