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h海域地處黃海北部海洋島漁場,漁業資源豐富,魚、蝦、蟹、貝、澡類等海洋生物資源量龐大,自然海區經濟魚類高達100多種,素有“天然魚倉”之美譽。
為了更好的保護沿岸資源,長??h海洋與漁業局加大了工作力度,截止日前長??h海洋與漁業局保護魚類資源的長效機制有:
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長??h充分利用冬季和伏季,多次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送法下鄉活動。深入鄉鎮繁華街道、漁港碼頭、漁村設立宣傳點,向群眾發放《漁業法》、《農業部伏季休漁通告》、《致漁民兄弟的一封信》以及制止非法越界捕撈等宣傳材料;召開漁民座談會、開辦普法培訓班,對漁民進行漁業法律法規輔導,廣大漁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識明顯增強。上半年,共發放各種宣傳材料達2萬余份,受教育漁民達2萬余人。
二是堅決取締禁用漁具。根據國家的雙控制度對海洋捕撈強度實行負增長的要求,長海縣嚴格控制了捕撈漁船規模,限定了作業方式和漁具數量。并深入開展了漁業行政執法活動,嚴厲打擊了漁業違法違規行為。僅今年上半年,縣漁政管理所及各鄉鎮漁政站就查獲違規漁船300余條,罰款200余萬元,有效地震懾了違法違規漁船,切實維護了全縣漁業生產秩序。從今年4月開始,在全縣五個鄉鎮集中開展了清理取締地滾籠工作。聯合了工商部門對漁具生產和經銷單位進行了集中整治和對市場上銷售幼體魚的違章行為進行了集中整治;聯合了公安、邊防部門對海上從事地滾籠生產的漁船進行了集中整治。7月中旬,縣漁政管理所對沒收的1400余個地滾籠進行了集中焚毀。并邀請縣電視臺對銷毀過程進行報導,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通過以上幾個集中整治活動的開展,有效打擊了生產、銷售地滾籠和利用地滾籠從事捕撈作業的違章行為。
來源:遼寧省法制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