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節日,經濟的盛宴。在龍蝦節的帶動下,合肥龍蝦經濟紅紅火火,產業鏈不斷延伸,形成產加銷一體化格局,涌現出一批龍蝦致富帶頭人。近期,記者深入餐飲、物流、養殖、出口加工等龍蝦產業鏈各個環節,采訪龍蝦致富帶頭人,傾聽他們傳奇創業故事。從今天開始,將陸續刊發系列報道。
在合肥,提起謝道文這個名字,并非人人皆知。但是,老謝龍蝦的招牌,不知道的甚少。
謝道文就是老謝龍蝦品牌的創始人。他從大排檔經營起家,在合肥率先把龍蝦端上了餐桌,并且讓龍蝦走上了正席,成為市民愛吃的一道主打菜。
2002年,在合肥首屆龍蝦節上,謝道文被評為合肥首屆“龍蝦大王”。在隨后的幾屆龍蝦節上,他又多次榮獲“龍蝦王中王”、“著名龍蝦王”等榮譽稱號。
試賣龍蝦,“試”出大生意
回顧創業歷程,謝道文說,他是靠龍蝦經營走上致富路的。而他接觸龍蝦,完全是一個偶然。
“1990年前后,我在老市府廣場開大排檔,晚上出來擺攤做燒烤,附近的體校學生是我家大排檔的常客。”
謝道文回憶說,有一次,幾個老家在蚌埠的體校學生,問他可有“麻蝦”賣。他說,沒有,也沒弄過。那幾個學生就說,蚌埠吃“麻蝦”的人很多,你可以賣著試一試。
于是,謝道文就去菜市場買了5斤“麻蝦”替他們代做。“去頭抽筋,用油炸一炸,就端上了桌子,他們蘸上醋和麻油就吃了起來。周圍的人見他們吃得很香,也都跟著吃。就這樣,5斤蝦子很快就賣完了。”謝道文說,當時,蚌埠人叫龍蝦為“麻蝦”,吃的人比較多。而在合肥,吃的人要少一些,而且價格很便宜,只需8毛錢一斤。
連開三店,成就“龍蝦大王”
自從謝道文把龍蝦端上了餐桌,便一發不可收。“那時候,合肥人吃龍蝦很瘋狂,高峰期時,我家排檔一晚上能賣龍蝦七八百斤。”謝道文說,1996~1999年,是合肥龍蝦消費的高潮,整個合肥大約有三四百家餐館、排檔賣龍蝦。
1999年,因配合老城改造和城市建設,謝道文將大排檔搬遷到寧國路與蕪湖路交口,并且將大排檔“升級”為龍蝦餐館。“生意很好,天天客滿,每天晚上都有人‘等臺子’。”謝道文說,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寧國路上就開出19家龍蝦店,自發形成了龍蝦美食一條街。
來源:安徽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