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培育水生植物基地
呂山藕農創造滿塘“荷花經濟”
廣袤的荷塘,荷葉田田,盛放的荷花偶有蜻蜓立上頭。這些天,長興縣呂山鄉4000多畝荷花競相綻放,成為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麗,讓無數游人流連忘返。
種藕、吃藕、賣藕,數百年來,“胥倉雪藕”一直是呂山藕農的驕傲,默默地創造著豐厚的收入。
呂山鄉楊吳村藕農吳桂強擁有700畝荷塘,他種植雪藕已有17年的時間。與前輩不一樣,他對滿塘的荷花有自己的看法:“一次偶然的機遇,我嘗試把荷花當觀賞花賣,沒想到一枝荷花最高價賣到了500元。”
行走在花海里,皮膚黝黑的吳桂強興奮地向記者講起了他與荷花的“情史”。3年前,他從武漢引進了20個荷花品種,開始了觀賞荷花的種植,頭一年就賺了2萬多元。嘗到甜頭后,他又陸續從武漢、安徽等地引進荷花母本1000多株,培育2萬多株荷花植株。
據了解,荷花花期可以維持3個月,為延長花期,通過縣農辦,他與有關科研院校合作,著手開發冬天也能開花的場蓮、缸蓮、碗蓮、微型荷花四大類品種。
一畝雪藕的產值是5000元,而一畝景觀荷花的產值至少有10萬元。荷花的效益竟然是雪藕的20倍,這讓吳桂強著實欣喜,于是在規模和品種上繼續擴大。
吳桂強還告訴記者,今年他陸續從國外引進新品種,將基地的水生植物種類增加到2000個,不出兩年就可以把呂山打造成國內品種最齊全的水生植物基地。今年,在他的荷塘里,單是荷花品種就達到了70多個,超過了杭州西湖。
培育品種各異的荷花種子、花架里堆上泥種上荷花、將荷花種在瓷器里然后出售……吳桂強的“荷花經濟”越做越大。作為呂山鄉雪藕生產專業合作社的社長,他又鼓勵村民入股、入社,目前合作社共有股東6個,社員400多戶。
“以前只知道賣藕,沒想到不值錢的荷花卻能賣這么高的價格。”擁有100畝荷塘的章國兵是合作社股東之一,跟著吳桂強做起了荷花生意。“現在我們基地的荷花都放到合作社一起出售,統一價格,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生意做大了,村民也跟著富起來了。”“220畝的大型荷塘和80畝的荷塘島嶼,中間是環形水塘,島上造幾處農家樂,再添置幾艘汽艇。一到夏季,荷花飄香,這樣一個天然的休閑勝地不愁游人不來。”說到荷花基地的未來,吳桂強信心滿滿,一副荷花基地景觀工程的藍圖早已在他腦中呈現。
來源:齊魯園林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