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漢壽縣舉行了2013年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漢壽縣委常委、副縣長余習瓊和省、市畜牧水產局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
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漁政處副處長溫羅云在活動儀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漢壽縣近年來保護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資源恢復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余習瓊宣布漢壽縣2013年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開始。
今天放流的350萬尾夏花魚苗,包括草魚、白鰱、鳙魚、鳊魚等品種。在放流活動現場,余習瓊、溫羅云等領導和工作人員一道,將魚苗小心翼翼地放入西洞庭湖水中。
據了解: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是在對野生魚、蝦、蟹、貝類等進行人工繁殖、養殖或捕撈天然苗種在人工條件下培育后,投放到漁業資源出現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種群得以恢復,再進行合理捕撈的漁業方式。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復水生生物資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近年來,漢壽縣每年都在西洞庭湖水域開展大規模的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放流魚類苗種1400萬尾。同時,漢壽縣還采取了實施禁漁期、禁漁區制度、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等一系列措施,為促進漁業資源恢復和水域生態環境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
來源: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