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昨日下午,在蓬萊市中心漁港碼頭,100萬尾牙鲆魚苗被放入大海,加上前一日在招遠市放流的150萬尾牙鲆魚苗,此次由農業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負責的渤海灣資源修復項目,共投放牙鲆魚苗250萬尾。
蓬萊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科長王宏亮告訴記者,近年來,蓬萊市增殖放流越來越注重地域特點,放流的品種也在不斷增加。今年,煙臺將總投入3000萬元,增殖放流9.4億尾水產品種,放流的品種主要以牙鲆、黑鯛、海蜇、中國對蝦、梭子蟹、日本蝦、魁蚶、褐牙鲆黃蓋鰈等8個水產苗種為主。
“通過多年的增殖放流,目前來看經濟效益還是比較明顯的。”王宏亮介紹,其中最為明顯的是梭子蟹、對蝦,多年來,在煙臺近海海域很少能見到野生梭子蟹,市場上銷售的螃蟹,多為人工養殖,而去年,蓬萊市的梭子蟹取得了豐收。今年的海蜇大豐收,最高產量一船捕獲了3萬斤,除了自然條件外,與增殖放流也密切相關。
來源:水母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