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糧價持續下跌,農民急得跳腳。
不止黃歇口鎮,今年以來,全省各地糧價一路走低,每斤早稻市場價,16日,1.12元;17日,1.09元;20日,1.07元;22日,1.05元。
原因何在,該如何減少風險?24日,記者采訪了省糧食局和中儲糧湖北分公司。
省糧食局政策法規處處長王正元分析,目前,我國稻米價格遠高于周邊國家,國外低價大米大量進入我國,擠占我省稻米銷售市場。據了解,越南等國大米到岸價1.6元/斤,賣到我省1.7-1.8元/斤,低于我省普通大米出廠價1.9-2.05元/斤。
這幾年,國家惠農政策大力支持,稻谷產量不斷攀升,截至去年底,全國稻谷庫存同比增加130億斤,市場供大于求。受禽流感影響,今年上半年糧食消耗量下降。“人為惜售也難辭其咎。”王正元指出,國家為鼓勵農民種糧,連續6年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市場收購價也年年走高,為賣高價,糧農往往“今年糧食明年賣”,往年確實嘗到甜頭,但今年形勢大變,稻谷市場價格不漲反跌,以致糧農栽了跟頭。
據了解,今年稻谷最低收購價達到每斤1.32元,比2008年提高0.67元,6年間漲了92%。“糧價不可能無止境上漲,我們分析,明年國家有可能不會再提高最低收購價了。”王正元認為。“國家最低價收儲要常儲常新,只收新糧,不收陳糧,早稻收儲時間為啟動之日起至9月底,中晚稻收儲時間為9月至12月底。”中儲糧湖北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國家出臺的中晚稻最低收購價為1.25元/斤,實際市場價高于最低收購價,最終沒有啟動預案。但遺憾的是,糧農沒有及時出手,捂糧惜售,留下后患。”王正元建議,最好當年糧食當年賣。
相關鏈接
水稻第一鎮受困賣糧難
來源:湖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