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鮮參價格大幅走低的挑戰,城陽區技術推廣站發揮政策信息優勢,引導養殖戶采取綜合措施積極應對,改善管理,節支提質,調節生產結構,確保穩產量、增效益。一是強化政策信息傳遞,建立走訪指導機制。建立健全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工作體系,與全區16家養殖大戶建立面對面技術服務關系,輻射帶動80家養殖戶。近期先后現場走訪養殖大戶10家,讓養殖戶準確把握市場行情,既防止盲目投資,又穩定生產情緒;
二是加強生產一線與學校、科研院所之間的溝通合作,提升海水養殖科技含量。部分養殖戶引進池塘敷料鋪設新技術模式,提高鮮參養殖效率、成活率和出品率,既有效降低了養殖成本,又明顯增加了單位面積產量;
三是及時調節生產結構,積極規避風險。采取減小海參養殖投入,加大牡蠣、縊蟶等傳統優勢品種養殖投入,試驗海上網箱養蝦、養魚等新技術模式,開辟、培育養殖增效新途徑;
四是應用池塘生態套養技術,適當推廣參蝦、參魚混養等新養殖模式,想方設法挖掘資源潛力,增加單位面積產出和效益;四是加強池塘管理,減少病害發生。推廣應用籃子魚、生物水質改良劑等健康生態水處理技術,目前池塘養參形勢保持平穩,有利于海參順利夏眠;
五是是轉變方式,增強風險抵御能力。主要通過合作化、育養加工一體化等措施,有利于提高鮮參養殖的標準化水平和產品質量安全,有利于保持市場占有率,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山云)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