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報道了云南一個茶葉新品種——“紫娟”,通過人工栽培和制作成的“高端茶”投放市場,但卻遭遇“曲高和寡”而成為賣不動的茶產(chǎn)品。從茶人和一些企業(yè)家“不惜重金”去引進栽培“紫娟”茶來看,這個產(chǎn)品的確有其獨特性的一面,如果“紫娟”經(jīng)過科學鑒定的確有獨特保健功效或藥用功效,那么栽培“紫娟”的人對“紫娟”抱以厚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不是所有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貴重的東西,也不是所有稀有的產(chǎn)品就能成為奢侈品和暢銷品,這也是市場競爭中適者生存的硬道理。
被媒體稱之為“茶中茅臺”的紫娟茶,究竟是什么樣的寶貝呢?據(jù)報道,“紫娟”茶屬于普洱茶的變種,1985年云南省茶科所科技人員發(fā)現(xiàn)一種“紫莖、紫葉、紫芽”的茶樹,取名“紫娟”并開始馴化和推廣,到2006年時“紫娟”茶產(chǎn)品就開始大規(guī)模上市銷售,由于“紫娟”茶外表奇特、茶色淡紫、香氣醇正、味濃回甘,其最主要特征是“青花素含量極高”,其降壓等保健功效優(yōu)于云南其他普洱茶類。因而“紫娟”茶一上市就定出極高的市場銷售價格,到去年底時昆明還冒出一間“世界首家”的“紫娟”茶專賣店。但“紫娟”茶似乎跟栽培者們開了玩笑,產(chǎn)品上市之初的價格高達每斤六千多元人民幣,而到今年每斤兩千多元也不被看好,“紫娟”茶被當做寶貝來栽培,卻在市場上坐個價格過山車就一敗涂地了。
來源:第一茶葉網(wǎng)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