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溫嶺海洋漁業部門在東海近海海區投放了200多萬粒曼氏無針烏賊卵,用以改善近海的海洋漁業資源。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前,浙江是曼氏無針烏賊主產區,進入80年代,該品種烏賊由于環境因素和過度捕撈一度絕跡,2004年起,我省研究人員在近海研究時再度發現該品種烏賊卵并由此進入人工培育階段,2006年,我省在舟山、溫州等沿海近海海區試放流烏賊卵,喜獲成功,曼氏無針烏賊數量有了可喜的增幅。
當天上午,在溫嶺洛嶼、三蒜島、牛山增殖放流保護區,投放人員用網袋和塑料箱體組合成一個個護卵箱,隨后將烏賊卵分批倒入箱中,接著,這些護卵箱和浮標一起間隔著被限定在一條粗壯的纜繩上,纜繩兩段也分別被鐵錨固定在保護區內。
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樣固定的保護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烏賊卵受到其他魚類的捕食以及漂浮可能帶來的撞擊,烏賊卵孵化成功后,小烏賊就可以穿過網眼在海里自由成長了。接下來,海洋漁業執法人員還將開展密集海上巡視,盡量杜絕其他非法作業船只對放流的烏賊卵可能造成的損害。
通過此次投放活動,將有效恢復溫嶺近海的曼氏無針烏賊數量,有效改善當地海洋生態環境。
溫嶺市海洋與漁業局 程新輝
來源:溫嶺市海洋與漁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