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安市大力推進現代漁業發展,在白馬湖全部退養的情況下,全市水產養殖面積基本穩定在76.75萬畝,完成高效設施漁業面積4.15萬畝,全市水產品總產量13.46萬噸。
品種結構繼續優化,特色水產養殖不斷壯大
淮安市在穩定河蟹、龍蝦養殖面積的同時,甲魚、鱖魚、泥鰍、黃顙魚、觀賞魚等特色小品種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全市推廣龍蝦養殖面積26.38萬畝,其中主養面積8.78萬畝,河蟹養殖面積39.48萬畝;甲魚養殖面積1.09萬畝,新增溫室1000平方米;鱖魚混養面積增加3萬畝,總面積達27.5萬畝;泥鰍養殖面積大幅增加,總面積達0.39萬畝;黃顙魚養殖面積增加到1萬畝;新增觀賞魚養殖面積10萬平方米。全市休閑漁業快速發展,規模以上的休閑漁業57個,經營占地規模6.76萬畝,其中水面面積5.2萬畝,年接待能力130萬人,實際接待量63萬人次,營業收入1.45億元,其中水產品收入1億元。休閑漁業適應于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漁業經營模式,充分開發和利用了漁業水面資源,對于促進地區外向型漁業經濟發展,加速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漁業現代化進程具有積極作用。這些特色養殖的推廣和休閑漁業的發展,為淮安市漁民增收打下扎實基礎。
加強水產品牌建設,提升漁業產業化水平
來源:中國江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