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59260.61億元,同比增長7.9%,比去年同期回落1.9個百分點。專家表示,稅收收入增長回落跟經濟增速下降是一致的。不宜在經濟下行和稅收收入下降時加重企業和個人的稅負,而要繼續推進總量減稅,降低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與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來減輕市場主體的負擔,拉動內需。
稅收收入增速回落 與經濟下行和政策調整相符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稅收收入增速總體回落,主體稅種收入增速普遍回落,房地產保有環節的稅收收入增速回落,交易環節的稅收收入增長較快,進口稅收增速明顯回落。
具體來看,國內增值稅實現收入14319.50億元,同比增長6.6%,比上年增速回落1.5個百分點。國內消費稅實現收入4353.49億元,同比增長3.6%,比上年增速回落8.1個百分點。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實現收入6382.82億元,同比下降17.1%,比上年增速回落24.5個百分點。出口貨物退增值稅、消費稅5300.86億元,同比下降0.3%。
財政部解釋,上半年稅收收入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內經濟增速回落,導致與經濟指標密切相關的稅種收入增速放緩。二是價格總水平漲幅回落使得以現價計算的稅收收入增速回落。三是房產稅有關優惠政策及土地購置面積負增長使得房地產保有環節稅收收入有較大回落。四是一般貿易進口額增速大幅回落。五是結構性減稅政策使一些主體稅種都有不同程度減收。
“以前那種超常增長未必是好事,也未必是可持續的。”天津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科首席教授李煒光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在經濟增長下行的趨勢下,稅收收入回落是很自然的、很正常的現象,因為稅收跟經濟增長的關系是最緊密的。
他也認為,稅收收入增長回落跟國家的結構性減稅和政策調整有一定的關系。“2009年稅收收入下降的時候,稅收機制卻在反彈,但現在稅收增長下滑,沒有出現稅制的反彈和固化,而是降下來就降下來,也可以趁機反思我們的增長方式和政策。”
推進總量減稅 減輕企業和個人的負擔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