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江陰璜土鎮慕容山莊內,果農、客商濟濟一堂,這里正在舉行的是第六屆中國·江陰璜土葡萄節暨客商懇談會的現場。借助這個平臺,種了60畝葡萄的果農王國志跟安徽一位水果商,一下子簽了3萬公斤的訂單。王國志說,自從改種大棚,做精品葡萄后,銷路根本不愁。
走進王國志位于璜土萬畝生態園內的葡萄園,可以看到整齊劃一的大棚內,掛滿了一串串已經成熟和即將成熟的葡萄,有夏黑,有美人指,有藤稔等近10個品種。他告訴記者,到璜土種葡萄有8年了,2009年的時候,響應鎮里的要求,全部種上了大棚葡萄,“雖然成本上每畝多投資不少錢,但是由于大棚里的葡萄不受雨水,甜度高,口感好,價格比普通葡萄也要高出一倍,一次投進去的成本,一年就收了回來”。王國志說,今年60畝的精品葡萄,才銷售不到5000公斤,銷售額已經達到13萬元了。已具有良好的葡萄種植基礎的璜土鎮,在豐富葡萄品種的基礎上,不斷在果農中推廣大棚、套袋、滴管等先進技術,標準化生產體系得到落實,璜土葡萄先后通過了江蘇省無公害食品和中國綠色食品認證,品質不斷提高。特別是大棚精品葡萄,在整個華東地區市場打響了知名度,每年的葡萄季,訂貨客商源源不斷。
如今,美名遠播的璜土葡萄也衍生出不少現代農業及休閑觀光服務業。記者在當地農業生態園內看到,果香四溢的葡萄園周邊,一座座農業觀光園、垂釣中心等農家樂內,悠閑玩樂的游客與掛滿枝頭的葡萄交織成景,忙碌的果農臉上溢滿喜悅。得益于葡萄的知名度,風光秀麗的璜土鎮近年來也成為江陰生態產業的靚麗名片,2012年獲評無錫市鄉鎮經濟發展考評第一,被譽為“最干凈、最有秩序”的鄉鎮。當地官員介紹,多元化發展的特色產業不但是農民的“錢袋子”,也是蘇南傳統工業之鄉變革的機遇。
來源:無錫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