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12時開始,北緯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進入伏季休漁期。威海海鮮市場上,養殖水產品開始唱“主角”,養殖戶們也開始忙碌起來。日前,記者走訪威海市部分養殖戶和水產品市場,受天氣、市場需求的影響,不同養殖水產品價格比往年有高有低,養殖戶有的無奈有的求策略,且看威海淺海養殖業如何順時、順勢而變。
海邊小漁村的粗放養殖
7月29日,在威海市環翠區靖子村海上養殖海區內,養殖戶們正抓緊時間將蝦夷扇貝第二次分苗。
當日上午9點左右,扇貝養殖戶苗先生夫婦和幾位雇工正在給扇貝分苗,他們將裝有稚貝的網袋放在水中,用手輕輕地將大拇指指甲大小般的稚貝從袋子上清洗下來后,裝進網眼稍微大一些的網吊中,掛到海中養殖區的浮筏上。
苗先生說這次分苗的扇貝是好品種,叫蝦夷扇貝,生長期要三年,“這是這些蝦夷扇貝第二次分苗,上次是一個多月前。”之所以要分苗,是因為在海里養殖一段時間后,海里的淤泥會塞住網袋的窟窿,影響扇貝吃餌料。這樣的分苗工序至少要進行四次,前三次是換不同大小網眼的網袋,最后一次是裝進扇貝籠養殖。
每次分苗,養殖戶們都要將扇貝泡在水中,用手輕輕清洗。一位正在分苗的大姐介紹,稚貝其實很脆弱,不能戴手套清洗,否則傷了苗子不利于成活,影響產量。每次分苗,他們的雙手要在水中泡上幾天,還要和塑料網袋不斷摩擦,每天都感覺手像脫了一層皮一樣。
據調查,近一個月來,市場上的普通扇貝,遠海養殖時間是七八個月,近海養殖要一年半左右,市場價格基本都是10元錢3斤,而養殖戶批發的價格每斤才2元。蝦夷扇貝的批發價格能高一些,每斤9元,但養殖需要3年的時間。
十余畝“海田” 一年辛苦只賺5萬
這兩年,扇貝的價格雖然還算穩定,但養殖戶苗先生算了算,除去人工、成本等費用,其實也賺不了多少錢。以蝦夷扇貝為例,他們從蓬萊育苗場進購的稚貝,一吊串300元,有40袋,隨著扇貝的成長,過一段時間就要分苗。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