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兩年半首次下降、經濟景氣指數升至15個月高點,pmi首次突破枯榮線……歐洲連續釋放了一連串利好消息,這或許說明,歐洲經濟已經開始觸底反彈。
7月31日,歐盟統計局公布27國失業率數字。該數字出現2011年至今的首次下降,從5月的11.0%降至10.9%,顯示隨著經濟的企穩,歐盟就業市場的長期惡化或已走近終點。
不過,歐元區的失業率數字不及歐盟成績,失業率仍連續第四個月穩定在12.1%的最高水平。但從6月份失業人數來看,歐元區的失業率也出現了兩年來首次下降,從5月的1929萬人降至1927萬人。總體而言,歐元區各國失業率升勢逐漸放緩。
而就在前一天,歐盟委員會周二公布的報告顯示,因歐元區前四大經濟體的經濟景氣改善,歐元區7月份經濟景氣指數連續第三個月走高,且升至15個月來的最高水平。這為歐元區結束三年多的經濟下行趨勢提供了機會。
事實上,歐元區回暖的跡象不僅僅從就業和市場信心判斷。就在上周末,歐元區7月pmi初值升至50.1,兩年來首次突破50榮枯線,也高于6月終值48.8,創2011年5月以來最高。其中,歐元區經濟“火車頭”德國表現良好,7月制造業pmi為50.3,高于預期的49.2。
除宏觀數據增長外,投行瑞信在pmi分析中特別指出,7月份歐元區pmi中的新訂單現在處于兩年內的高點。從歷史記錄來看,這一數據一般會領先gdp一個季度,因此預示歐元區三季度gdp將增長0.5%。
智庫開放歐洲警告,歐元區的平均pmi只是輕微反彈至正值的區間,仍然非常接近50的枯榮分水嶺。這意味著,gdp可能已經停止收縮了,但這只是意味著gdp保持平穩,而不是大幅反彈至正的增長水平。
從未來的歐洲復蘇動力來看,歐洲央行預計,出口將是歐元區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不過,有投行指出,消費者支出的反彈也有望為經濟復蘇提供支持。
瑞信分析指出,在歐洲內部需求從2010年開始萎縮后,今年年初開始,利用pmi新訂單和pmi新出口訂單分項建立的指標已經加速上漲。這意味著,真實內部需求的同比增長已經觸底,在今年年底前將升至正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