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從武平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獲悉,武平縣漁業科技入戶專家組一行開展棘胸蛙養殖生產調研與指導。
調研發現,制約棘胸蛙發展的因素除了技術原因外,還存在生產周期長、貨源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以及活餌短板的問題,眾多養殖戶仍通過挖蚯蚓和外購黃粉蟲、蛋白蟲等開展養殖生產,常出現斷料、餌料成本高、質量無法保證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棘胸蛙養殖產業發展。為解決問題,在縣水技站的引導和支持下,武平縣棘胸蛙養殖業主一致認為走專業化、合作化路子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合作建立活餌基地,專業化生產黃粉蟲、蛋白蟲等鮮活餌料;利用合作社“五個統一”的優勢,有效促進技術進步和提高,解決貨源不足和餌料短板問題,充分保障質量安全,從而達到健康快帶發展,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
棘胸蛙屬于一般性保護動物,是中國特有的大型野生蛙,是南方丘陵山區生長的一種名貴山珍,因其肉質細膩且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稱為“百蛙之王”。武平縣具有豐富的野生棘胸蛙資源,養殖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近年來,武平縣棘胸蛙養殖已從庭院零散養殖走進專業化、規模化養殖,養殖技術不斷成熟,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效益日益凸顯。目前,全縣有棘胸蛙養殖戶50多戶,規?;?、專業化養殖場(戶)達10余戶,已申請辦理水生野生動物訓養殖繁殖證4戶,逐步走向持證養殖生產軌道。
調研即將結束時,黃金寨石蛙養殖場技術員透露,今年該場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目前已繁育子一代棘胸蛙蝌蚪20多萬只。(林德忠)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