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東縣科技入戶指導員 朱惠忠
出梅之后,江蘇南通地區高溫天氣明顯增多,每年的這個時段,水產養殖池塘的發病率也隨著增加,根據多年來的養殖摸索就高溫季節養殖池塘的管理作以下小結供大家參考。
1.側重日常水質,底質的保護
天氣進入高溫階段,氣候的變化會導致養殖環境的變化,勢必導致養殖池塘水質、底質的變化,水體中的有機負荷會增加,當負荷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有害物質大量產生,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如不及時對池塘水質和底質加予保護,穩定好水體中優良的菌相和藻相,想要改善池塘環境是一個長期且很難的過程,甚至是不可逆轉的,從而增加養殖成本,造成養殖損失。良好的水質適合有益菌類的成長,可以達到一種良性循環,選擇合適的底質改良劑,在日常養殖過程中定期得到保護養殖塘底質是養殖成功的根本。
2.加強定期解毒,排毒,保證池塘水體溶氧充足
在養殖過程中,水體中菌相和藻相是不斷滋生和變化的,外源物質的進入,隨著水體化學反應的不斷發生,導致池塘毒素不斷產生和累積,定期的解毒、排毒可以清除毒素,防治養殖對象受到侵害,這是關鍵的養殖步驟。養殖中,池塘擁有充足的溶解氧是養殖成功的必要條件,養殖先養水,藻相和溶氧是養殖環境的生命線,養水培藻。培植氧源是為了保護養殖環境的生命線,保護養殖安全。建議養殖人員要多開增氧機,防止水體分層,保證全池的溶氧充足,減少耗氧因素,適時、適量肥水,確保藻類新陳代謝,藻相健康穩定。
3.做好防、抗應激反應
應激反應是養殖對象對外界環境變化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如應激因子變化范圍不大,時間不長,不會構成大的危害,如應激時間過長,超出養殖對象的適應能力和忍耐力,后果是養殖品種發病,甚至死亡。防、抗應激反應是防控疾病的重要前提。
來源:如東縣科技入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