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記者從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了解到,青海自2003年從俄羅斯引進白鮭魚以來,現已成為中國產量最大白鮭魚養殖基地,預計今年白鮭魚網箱養殖產量將達到300噸。
白鮭魚是俄羅斯冷水性魚類,為世界名魚之一,在俄羅斯被稱為“沙皇魚”,歷來都是宮廷宴會上的珍品。
據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推廣科科長王振吉介紹,2003年起青海陸續從俄羅斯引進了五個品種的白鮭魚,包括高白鮭,目筍白鮭,齊爾白鮭,凸目白鮭以及土貢白鮭。現已在全省14個水庫進行養殖,養殖水域達47萬畝,預計今年白鮭魚網箱養殖產量將達到300噸,比去年約增加兩倍,居全國之首。
白鮭魚屬冷水性魚類,而青海省水域也屬低溫冷涼性質,全年溫度只有2度至22度,所以十分適合白鮭魚的生長。王振吉還介紹說,青海的白鮭魚都是從國外引種,并且引進了國外先進的養殖技術,有國外專家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
“白鮭魚作為青海省主推品種,營養價值豐富,肉質細嫩,被稱為‘餐桌上的腦黃金’,青海養殖的白鮭魚屬于富硒品種,其營養價值更高。現在白鮭魚已經開始在國內銷售,新疆,甘肅,上海等地都可吃到青海養殖的白鮭魚”王振吉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