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煙臺的刺網漁船可以出海了,芝罘島西口村的漁民第一網的收成如何?漁民老鄒捕了20多斤魚,漁民陳澤富捕了70斤魚,第一天刺網開漁,漁民們說收成還不錯,比去年強。
1日早上7點,芝罘島西口村海邊馬達聲聲,出海捕撈的刺網漁船開始陸續返航。港口停著3輛海鮮快運車,幾位收海鮮的老客戶站在岸邊,討論著今年休漁之后的海鮮行情。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漁民們凌晨3點陸續出海,將漁網一張張放下去,五六點鐘再挨著收網,8點鐘左右回到岸邊交易。
“收成湊合,20多斤魚吧,夠本了。”漁民老鄒和妻子在漁船上摘魚,前一天,擔憂魚情不好,老兩口只下了20張網。記者看到他拎起來的漁網上掛著十多條海鯽魚、一條小鲅魚和一些小雜魚。去年同一天老鄒也出了海,捕撈上來的魚只是個位數。
年輕漁民陳澤富和妻子欒青華對今年開漁第一網非常滿意,盛放魚的兩個水桶很快就滿了。陳澤富一邊從網上向下摘魚一邊說:“比去年強太多了,去年8月1號,我打了8斤魚,油錢都賠進去了。”
一位從環海農貿城趕來的商販,見到陳澤富的兩桶魚,很快就談妥了價格全部買了下來。兩桶海鯽魚65斤,再加上幾斤鲅魚和小黃花等少量的魚,差不多70斤。“賣了400塊錢,去年一共賣了40塊。”陳澤富笑呵呵地說,今年算是開門紅,希望一年都是好收成。
記者在海邊詢問了10位漁民,大家普遍感覺今年比去年同期的收成強一些。“海里邊魚苗的情況咱們也說不清,可能正好有魚群經過。”第一網的好收成,漁民們說不清是什么原因,但卻給漁民們傳達了一些積極信息,讓他們有了盼頭。
由于上世紀過度捕撈和污染等原因,漁民們反映近海可捕的魚已經越來越少。偶爾趕上好的魚情,漁民們都會很開心。近年來的休漁和增殖放流制度正在逐漸修復“受傷”的大海。(代靈)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