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筆者走進張北縣王簸箕溝村,看到農民在菜地里正忙碌著收割生菜、甘藍等。這些蔬菜經加工后,將被運往京津及全國各大蔬菜市場。
作為全國重要的錯季蔬菜生產基地和“北菜南運”基地之一,張北所產的蔬菜以品種齊全、品質優良、質量安全和錯季特色等優勢,獲得了廣大客商和消費者的認可。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每年穩定在18萬畝左右,年產各類蔬菜80萬噸,產品達20個大類120多個品種,年實現銷售收入4.9億元。
近年來,張北縣積極推動蔬菜設施化種植和節約化經營生產。集全縣之力打造以佳圣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為龍頭,總面積6萬畝的全國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全面引領蔬菜種植業轉型升級。目前,全縣共建成高標準日光溫室和冬暖式大棚面積3500畝,建設春秋棚11500畝,設施化種植總面積達到1.5萬畝。此外,還建成科源等市級以上蔬菜規模化種植標準園9個。經過多年的發展,張北縣已形成了以種植錯季蔬菜、精細化設施蔬菜為主的種植格局,全縣共擁有蔬菜產業龍頭企業7家,注冊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68家,蔬菜經紀人達1500多人,蔬菜種植戶3.2萬戶,形成了產銷一體化的蔬菜產業化發展格局。
為進一步擴大蔬菜銷售市場、叫響張北蔬菜品牌,他們還主動走出去,加大與北京等地市場的對接力度;同時不斷完善本地的蔬菜交易市場,為進一步擴大張北蔬菜的對外交流建好平臺,做好服務。
今年,張北縣與北京 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簽訂了《戰略合作供應保障協議》,進一步擴大了北京的銷售市場。同時還積極開展了農超對接、農企對接、農社對接和蔬菜進京直銷工作,目前已有4家蔬菜企業和40家蔬菜合作社與13個省市區的16家批發市場、3家超市、23家公司、1所高校簽訂了蔬菜銷售協議,年銷蔬菜38萬噸,占蔬菜總產量的48%。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